由西雅圖非牟利組織「巨磁」(GIANT MAGNET)與中國文化部聯手舉辦第二十五屆西雅圖國際兒童節,將從五月十日持續到五月十六日,在西雅圖中心公園和塔可瑪市的百老匯表演藝術中心進行。
由西雅圖非牟利組織「巨磁」(GIANT MAGNET)與中國文化部聯手舉辦第二十五屆西雅圖國際兒童節,將從五月十日持續到五月十六日,在西雅圖中心公園和塔可瑪市的百老匯表演藝術中心進行。
中國文化部今年特別為兒童節派來三個文藝團體。他們是來自四川成都的四川川劇團,來自陝西西安的山西民間藝術院和來自廣州的廣東木偶戲劇團。他們都帶來了精彩的文藝節目。
參加西雅圖第十五屆國際兒童節的廣東噢你個木偶藝術劇院,由省文化廳胡振國局長、張梅處長、崔克勤藝術總監帶隊,一行共十三人,於五月八日到達西雅圖,九日準備,十日上午至十五日進行表演,節目豐富多彩,將會給西雅圖民眾增添美好藝術欣賞和享受。演出節目共七個:1)木偶敦煌舞《龍鳳呈祥》。2)木偶粵劇片《帝女花》。3)人偶黑幕戲《漁翁與白鶴》。4)人偶表演昆曲《遊園驚夢》。5)人偶表演《東坡問月》。6)木偶大匯串《雜耍》。7)人偶情感舞蹈《長綢舞》等。
為使西雅圖廣大華人華僑及觀眾更好了解和欣賞參加演出單位表演藝術,記者向華於5月9日下午專程前往住地向領隊胡振國局長、張梅處長、崔克勤藝術總監作了採訪,現介紹如下,供大家參閱。
廣東省木偶藝術劇院(原廣東木偶劇團),我在廣東省工作時早就了解,自1956年建團以來,創作和排演了老少鹹宜、膾炙人口的神話、寓言、成語故事等傳統、現代木偶劇及人偶童話劇三百多個,並多次在國內外大賽或專業匯演中獲大獎。
五、六十年代《芙蓉仙子》於1957年與香港長城電影製片有限公司合作拍攝成國內第一部木偶藝術彩色電影片;《孫悟空三調芭蕉扇》於1960年赴羅馬尼亞參加第二屆國際傀儡聯歡節獲最高獎——「銀資獎章」。
改革開放後,《哪吒鬧海》於1981年參加全國木偶皮影戲匯演中獲優秀表演獎。該團通過對木偶藝術的改革、創新,使具有嶺南風格的廣東木偶戲更具特色,形成了在繼承傳統木偶藝術的基礎上,創作和表演形式的多樣化。其中創作杖頭木偶、提線木偶、布套木偶、軟體鐵枝木偶及人偶劇等不同種類之大小劇碼二十多台個。《長綢舞》於1992年參加全國木偶皮影戲匯演中獲優秀表演獎;《孫悟空三打白骨精》(精緻版)在1994年全 國少年兒童木偶劇「金猴獎」中獲最佳演出、導演、表演、舞美獎;《狼來了》獲最佳編劇獎、表演獎;《中國嶺南木偶藝術精品》於1997年參加第八屆斯洛文尼亞博爾市國際木偶藝術節獲「金星獎」;1998年,《中國嶺南木偶藝術精品》節目獲第二屆捷克國際木偶藝術節最佳藝術特別獎、最佳男演員獎;2003年《五羊傳奇》獲第二屆全國木偶皮影戲金獅獎比賽金獎以及表演、作曲、木偶造型獎;《醜小鴨》於2007年參加上海第四屆國際兒童戲劇節,獲「優秀劇碼獎」;《拇指姑娘》于2008年參加「上海·廣州城市文化交流」演出,大獲好評,專家認為該劇為偶戲探出了一條新路子;《真假孫悟空》於2009年參加上海第二屆國際兒童藝術節演出,獲「優秀劇碼獎」;兒童幻想人偶劇《八層半》於2009年參加第十屆廣東省藝術節,獲八個單項「一等獎」,參加全國第六屆兒童劇優秀劇碼展演活動,獲「特等獎」,魯迅文學獎和廣州市委宣傳部頒發的「五個一工程獎」。於2010年參加第九屆中國藝術節獲第十三屆文華大獎特別獎。
該劇院還出訪過美國、英國、法國、德國、西班牙、愛爾蘭、 葡萄牙、匈牙利、波蘭、新西蘭、新加坡等十幾個國家以及香港、澳門、臺灣等地區演出或講學。該劇院的木偶雕刻精雕細琢,生動傳神,柬埔寨、日本、法國、美國、德國、捷克、匈牙利、西班牙等國家和國際木偶聯合會等組織先後收藏。該團形成了木偶演出、木偶製作、木偶銷售、木偶音像、木偶教學(輔導)、木偶展覽為一體的專業藝術場所。現該劇院被列為廣東省粵港澳文化交流合作示範點。
該劇院將始終不渝地堅持傳承和發展嶺南木偶藝術,全心全意服務於少年兒童的藝術創作理念,不斷推進木偶藝術事業向前發展。
祝他們演出成功,為弘揚中華文化藝術,增進中美文化藝術交流和友誼作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