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當選後外訪首站中國 合作前景看好 能源科技共榮依賴

Must Read

俄羅斯總統普京5日對中國進行國事訪問並出席上海合作組織峰會。中國社科院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副研究員張弘表示,中俄關係存在「一個變化,一個不變」。

俄羅斯總統普京5日對中國進行國事訪問並出席上海合作組織峰會。中國社科院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副研究員張弘表示,中俄關係存在「一個變化,一個不變」。變化即是中國在俄羅斯外交中的分量正在增加,不變是俄羅斯的外交優先順序仍沒有發生重大變化。

張弘解釋稱,分析普京當選總統後首輪出訪的國家名單可知,俄羅斯的外交優先順序仍是獨聯體國家、歐盟以及美國和中國,這意味著其外交戰略沒有發生重大變化。不過,在中俄關係方面,雙方已逐漸走出躺在革命友誼傳統和地緣政治兩大「功勞簿」的歷史時區,並朝向更加多元和積極的合作領域前進。

據悉,普京今次訪問期間將與中國領導人就雙邊關係和共同關心的國際和地區問題以及上海合作組織發展等問題深入交換意見,並簽署一系列重要的雙邊、區域合作文件。

張弘指出,中俄開展多領域合作存在廣泛政治基礎,除了兩國沒有邊界領土爭端外,中俄還在國際事務和反恐等地區事務中多有共識。在經貿領域,尤其是中俄兩國紛紛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背景下,再加上灰色清關現象好轉和人民幣盧布直接交易等利好,俄羅斯更加重視和中國發展經貿關係,意在搭上亞洲新興經濟體的順風車。

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早前透露,如何增加俄羅斯向中國出口高附加值產品的份額將是兩國元首討論的重要話題。對此,張弘說,中俄經貿關係結構和質量正在發生變化,已從簡單的商品貿易轉到投資和高科技產品等高附加值產品貿易。不過,他提醒稱,儘管俄羅斯的高科技產品存在價格優勢,但由於中國是一個開放市場,俄羅斯還繼續練內功,「不能說你的產品沒有競爭力,至憑政治關係好我還要買你的東西。」

張弘續稱,在高科技領域方面,中俄可以在航空和核電等領域合作。一方面中國可以引進俄羅斯的技術,另一方面俄羅斯也需要中國的資金和市場。至於兩國能否在能源合作上更進一步,張弘就說,能源合作更多應是企業行為,兩國企業需在市場的邊界上開展談判,最終達成能源產品價格等共識。

此外,普京首站訪華,無疑直接顯示了俄羅斯對中俄關係的看重,一些評論將其歸因於俄羅斯是為了借助中國經濟增長勢頭來實現其自身經濟發展目標。中國人民大學教授時殷弘則對此指出,俄羅斯本身的國際地位就是很重要的,而中國的經濟現正處於增長的發展模式,對俄羅斯的能源需求很大。因此,中俄關係不只是單方面依賴的因素,而是互相需要互相依賴的關係,兩國在未來的合作發展的前景還是非常廣闊的。並且能源以外的中俄貿易潛力也是很大的。

尤其值得關注的是,在高科技領域的發展方面,俄羅斯是傳統的軍工科技強國,雖然現在中國的國防技術在不斷增強,對於俄羅斯的需求也在減少,但是中俄始終還是處於互相需要的關係。譬如,在遠程客機研製,航天、生物、納米、新材料、核能方面的合作,都存在著優勢互補的作用,儘管俄國的技術趕不上空客和波音,但是相比起要牽涉到美國和歐洲時所要面對的出口限制還是對中國有很大益處的。

此次普京訪華,俄羅斯將成為繼日本之後第二個與我國簽訂本幣互換協定的國家,時殷弘指出,中俄在貿易方面還需要更多發展,人民幣是硬通貨,而本幣互換協定正是可以使得中俄貿易合作更為方便,從而降低了中俄之間的貿易風險和交易成本,也有效地避免了金融危機對中俄兩國經濟造成的影響,這對中俄兩國之間的合作也產生了促進作用。

時殷弘並表示,中俄兩國在國際和地區性重大的問題上也加強了協調,比如在聯合國安理會2月4日表決敘利亞問題決議草案,俄羅斯、中國兩國投反對票否決了這一決議草案,兩國所採取的這一致主張和行動都有助於增進兩國的戰略互信。

- Advertisement -spot_img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

- Advertisement -spot_img

Latest News

東區人氣手沖泰式奶茶專門店

平常上餐廳品嘗泰式料理,您有習慣多點一...
- Advertisement -spot_img

More Articles Like This

- Advertisement -spot_i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