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本月中召開逾2年來針對歐債危機的第18次領袖高峰會,儘管義大利總理莫提表示與會多數國家支持發行歐元共同債券,但在區域經濟龍頭德國堅持反對下,會議並無共識。究竟歐元區應否聯合發行公債,降低無法獨自負擔信貸成員國的借款成本?
歐盟本月中召開逾2年來針對歐債危機的第18次領袖高峰會,儘管義大利總理莫提表示與會多數國家支持發行歐元共同債券,但在區域經濟龍頭德國堅持反對下,會議並無共識。究竟歐元區應否聯合發行公債,降低無法獨自負擔信貸成員國的借款成本?
對西班牙、義大利等負債高、亟需融資但借貸成本高的歐元國家而言,歐元債券(euro bonds)正可顯現歐洲團結,被視為拯救共同貨幣區的最佳解藥。但對有3A優良債信評等的德國、芬蘭等國家來說,歐元債券就像是替信用不好的親戚簽署保證、共同擔保貸款,他們反對立即(或短期內)採用這種聯合公債,拉所有歐元區國家下水,為其背書。
德國總理梅克爾在峰會上說得很清楚,除非歐洲變成更緊密的財政聯盟,才有討論的空間。
究竟什麼是「歐元債券」?儘管目前出現許多不同版本,概念仍含糊不清,但基本精神就是︰在現行個別國家獨自發債募資之外,各國把部分債務放在同一個公共池,然後由類似歐洲共同債務管理局的中央機構,發行共同貨幣區的聯合公債,而區域的所有17個國家都負有清償責任。
其實,整體來看,歐元區政府總債務占區域年度國內生產毛額(GDP)的87%,相較於美國公共債務占其GDP超過100%,實際上歐元區的比率相當於法國,僅略高於德國的83%、英國的81%。
美國迄今之所以仍能維持公共債務規模,在於政府能繼續發行不同到期日的國庫券(公債),讓它保持半步領先於債務的到期違約;而全球投資人不僅對美債可被償還有信心,更視為全球經濟不確定下的資金避風港,因而能夠接受十年期公債低於1.75%的利息。
但投資人對南歐高負債國家卻已失去信心,5月底時,要求西班牙在對10年期公債必須支付超過6.5%、義大利必須支付接近6%的利率,才願意購買西、義政府發行的長期債券。對於引爆歐債危機的希臘,目前只有歐洲紓困基金、孤注一擲的避險基金願意借錢給它。
然而,如果歐元區國家把各自部分公債放到同一個公共池,就能創造出一個可與美國匹敵的公債市場,就能大幅改善西、義政府目前借貸成本居高不下的困境,持續支付利息,並避免違約或走向希臘式的債務重整。
究竟這個公共債務池是否取代現行債務,或為新借貸提供融資?歐洲各國仍無共識。標售歐元債券的資金,該怎麼分配、各國如何取得等問題,迄今也沒有答案。主要困難仍在於,歐元債券發行不免涉及最根本的歐盟本質問題︰成員國願意讓渡國家主權中的預算權,成為一個類似「歐洲合眾國」的政治聯盟嗎?
歐盟執委會去年曾提出發行「穩定債券」(stability bonds),所草擬的3種方案可以做為參考。
第一,歐元區聯合公債由17個成員國提供共同擔保,且停止發行各自的國債;第二,歐元區聯合公債為部分高負債國融資,由17個成員國提供共同、有限擔保,但仍各自發行國債;第三,歐元區聯合公債替代一部份成員國國債,各國根據替代比例提供相對擔保。
另外,德國經濟專家委員會最近提出的「歐洲償債協定」(European Redemption Pact),為精簡的歐元債券協議草案,它把歐元區17國公共債務切成兩部分︰其一,債務占成員國GDP6成的部分,仍列在各國財政帳目上;其二,超出各國GDP6成以外的部分,則移轉到「歐洲償債基金」(European Redemption Fund),由聯合發行的債券支付,清償期為20或25年以內,各國必須提供相當20%債務的抵押品,可做為抵押的資產包括外匯與黃金。
以去年11月為計算基準,義大利移轉的債務達9580億歐元、德國5780億歐元、法國4980億歐元,17國移轉債務總規模2.326兆歐元。這個規模因歐債惡化下,正快速增加中。
過去幾週來,西班牙銀行業危機加劇歐債危機惡化,國際貨幣基金(IMF)建議歐洲可考慮幾個選項,以因應危機蔓延開來︰發行短期共同債券、擔保主權債券、創立歐元區跨境的存款保險。其中,共同債券指發行不超過占歐元區GDP的10%短期歐元債券,發行有效期限不超過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