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南聯合湖」(South Lake Union)路線電車(streetcars)2007年通車以來,西雅圖市議會便開始計劃電車通勤網絡。
自「南聯合湖」(South Lake Union)路線電車(streetcars)2007年通車以來,西雅圖市議會便開始計劃電車通勤網絡。
然而計劃施行之初未如想像中順利。南聯合湖線電車一開始並未獲得西雅圖市民青睞,選民去年甚至反對能支持更多電車路線建造的汽車牌照費(car-tab fee)課徵。
不過如今,第一條電車現在每天已吸引大約2750名乘客搭乘,而另一條電車路線──連接第一丘(First Hill)經華埠國際區(Chinatown/International District)至西雅圖市中心──已在建造中。西雅圖密集的電車網絡相信在不久的之後便能實現。
若市長邁克.麥金(Mike McGinn)與市議會遵行上周五(9)日所通過採納的預算計劃方案,那麼在未來的三年,市府可能會在設計以及研究電車路線與規劃上花費近一千萬元。
目前,最少有四條路線已列入規劃中,分別為:東湖區(Eastlake)、巴拉德區(Ballard)、市區(Downtown)、以及北百老匯街(north Broadway)。而第五條路線──麥迪森街(Madison Street)則可能以「速乘公車」(bus-rapid)取代,因該路線對電車而言過於陡峭。
然而在這個時間點上,市府同時也受到一些質疑,如:電車能有效率的舒通現在擁擠的交通嗎?能有連結鄰近地區嗎?能帶動周邊消費市場嗎?能有效連結各處醫療中心嗎?
若上述這些問題未能有具體的說明與計劃,市府將面臨浪費公帑於重復無用的交通建設中,或規劃出未能改善現行交通狀況的設施之指謫。
而花費1億3300萬的「第一丘電車」(First Hill Streetcar)在這之後將會修建百老匯街(Broadway)的自行車通道,不過,屆時電車通車後,車速亦不能過快,因為電車所行駛的路徑為一般道路。
若建造電車的目標是為服務乘客,並剌激周邊經濟發展,那麼沿途就必須設置多點停靠站;若其目標是為疏散交通,改善通勤環境,那麼電車應該要有自己的通車路徑,如「金郡地鐵運輸」(King County Metro)的「速乘公車」(RapidRide)。
但是到目前為止,市府都尚未釐清電車的服務目標為何,也未說明哪一路線將會優先改善或修造。麥金市長表示:上述這些問題都是研究計劃裡重要的一環,這也能讓計劃領導者對未來的選擇有一個清楚方向。
麥金市長一直以來都非常敬佩波特蘭市(Portland),因其市區電車系統相當完善,而「MAX黃線輕軌列車」(MAX Yellow Line light rail)更獨出的將停靠站設置於街道中央,進而不必影響一般客車的通行。
除了電車之外,目前市府的研究計劃亦聚焦於「速乘公車」的規劃,以增加現有的公車車班,並分散通勤乘客乘載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