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2月塔科馬藝術博物館(Tacoma Art Museum)為了精簡展品,配合其美國西北部展品風格,決定拍賣擁有超過100年歷史的清朝官服和玉器。博物館將該批文物評列為「未達到博物館級別」的「旅遊性紀念品」,當初估值不到7萬元,現在拍賣最終成交竟接近23萬元。
去年12月塔科馬藝術博物館(Tacoma Art Museum)為了精簡展品,配合其美國西北部展品風格,決定拍賣擁有超過100年歷史的清朝官服和玉器。博物館將該批文物評列為「未達到博物館級別」的「旅遊性紀念品」,當初估值不到7萬元,現在拍賣最終成交竟接近23萬元。
該博物館主任斯蒂芬妮.斯坦比奇(Stephanie Stebich)稱,清朝的紡織品和官服與塔科馬博物館現在「美國西北部藝術」藏品風格完全沾不上邊。
然而,捐贈該批中國藝術藏品的楊氏家族稱,整個藏品拍賣決定完全是錯誤的,充滿了欺騙和對文化的不尊重。楊氏家族在塔科馬博物館創建初期70年代時,為了幫助博物館站穩陣腳,願意捐出自己的珍藏。華裔捐贈者後人楊艾兒(Al Young,音譯)稱,「他們確實有權拍賣展品,但不就意味著道理就站在他們那邊。就好像在1885年,塔科馬政府決定驅逐當地所有華裔居民時一樣。」楊氏另外一位女兒康妮(Connie Young Yu)稱,感覺被塔科馬博物館出賣了。
在拍賣會中,楊氏50件珍品成功拍賣出高達22.9萬元,楊家後人在競價至11萬時,就沒有繼續出價了。另有82件珍藏將在3月12日進行拍賣。成交買家全部來自中國,他們希望把富有中國歷史的文物帶回祖國。
楊氏稱,當初向塔科馬博物館捐贈文物,完全是為了修補1885年驅逐華裔的慘痛歷史,同時也想為當地傳揚一些中國文化。
但是,拍賣中國珍藏也為塔科馬博物館帶來一筆意外之財。塔科馬博物館稱:「現在我們藏品收購基金擁有250萬元,可以更有能力、更主動的在外選取館內收藏,不用一味只接受人們捐贈的收藏品。」
楊家則對拍賣品超乎底價有另一種見解。「現在他們才知道我們贈品的真正價值,保存這些文物應該變得是更理所當然了吧?這些漂亮的手工古物根本是絕無僅有,誰知道博物館下一位主管會否變更珍藏主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