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各地聖誕節飲食文化習俗有哪些?公曆每年的12月25日,是基督教徒們紀念耶穌基督誕辰的日子,也就是我們俗稱的「聖誕節」。聖誕節這一天,聖誕老人駕著有杉樹枝點綴的紅色雪橇,手拿各種精美的聖誕禮物,沿街散發。路過的行人為能得到這種禮物而感到幸福。世界之大,無奇不有,世界上各國聖誕節飲食文化習俗既有相同之處,也各有不同。
世界各地聖誕節飲食文化習俗有哪些?公曆每年的12月25日,是基督教徒們紀念耶穌基督誕辰的日子,也就是我們俗稱的「聖誕節」。聖誕節這一天,聖誕老人 駕著有杉樹枝點綴的紅色雪橇,手拿各種精美的聖誕禮物,沿街散發。路過的行人為能得到這種禮物而感到幸福。世界之大,無奇不有,世界上各國聖誕節飲食文化 習俗既有相同之處,也各有不同。
在西方許多家庭最主要的一道菜就是必不可少的傳統佳餚——烤火雞。在西方人眼裡,沒有烤火雞的晚餐就算不上是聖誕晚餐。有時,聖誕節的飲食晚餐還要為「主的使者」設一席之位。聖誕晚餐之後,人們還要上禮拜堂報告佳音,並為唱詩班預備糖果點心等。
有些西方人還習慣在聖誕節的飲食晚宴的餐桌上擺一只烤整乳豬,英美等國人們還往往喜歡在豬的嘴裡放一只蘋果,據說這個習慣源於一些大家庭,因為只有大家庭才有可能吃得了一頭豬,後來一些講究排場的人在聖誕請客時便紛紛效仿。晚餐後的甜食一般有李子、布丁和碎肉餡餅等,英美等國人認為,吃過這幾種食物之後會大吉大利、福星高照。世界之大,無奇不有,各國的聖誕節飲食文化也不同。
各國過聖誕節的飲食
美國:美國人過聖誕節比較著重家庭布置,安置聖誕樹,在襪子中塞滿禮物,吃以火雞為主的聖誕晚餐中還有一樣特別的食品──烤熟的玉米粥,上面有一層奶油,並放一些果料,香甜可口,別有滋味。
法國:生性浪漫的法國人喜歡在12月24日的晚上載歌載舞,伴著白蘭地和香檳酒的濃郁酒香,一醉方休,醉度聖誕。
英國:英國人除開懷痛飲啤酒之外,還喜歡去異地旅遊。比較保守的家庭則在聖誕前夜合家團聚。
德國:一向比較嚴謹的德國人都要開懷暢飲啤酒與白葡萄酒,吃甜食、酸食、酸豬蹄、啤酒燴牛肉、奶製品和各種生菜。
義大利:雖然平時已吃好喝好,但過聖誕節時,那才真叫大吃大喝,山珍海味,美饌佳肴,玉盤奇饈,應有盡有,是饕餐之徒大顯身手的時候。
澳大利亞:澳大利亞人最愛吃喝,每家飯店酒店都為聖誕節準備了豐盛的食物,有火雞、臘雞、豬腿、美酒、點心等,人們在傍晚時分或一家老小或攜親伴友,成群結隊地到餐館去吃聖誕大餐。
丹麥:當聖誕大餐開始時,人們必須先吃一份杏仁布丁,然後才能開始吃別的東西。
流傳在聖誕節這一天,聖誕老人駕著有杉樹枝點綴的紅色雪橇,手拿各種精美的聖誕禮物,沿街散發。路過的行人為能得到這種禮物而感到幸福。
天真的孩子們,穿著白色的禮服,頭戴金色的飾環,扮成可愛的小天使,手持燃起的蠟燭,和大人們一起唱讚美歌,神態莊重地頌經祈禱。
聖誕節一大早,美國的許多家庭,都會早早起來,攜親帶友,一起結伴外出,趕到很遠的各大教堂舉行隆重的禮拜儀式。人們在基督神像前,手按聖經,大頌讚美詩、齊唱讚美歌,度過他們歡樂而難忘的一天。
在傳統的聖誕節的飲食上,烤火雞是不可缺少的菜式。在一些亞洲國家,或許每年只有聖誕節這一天才吃火雞,以慶祝佳節;但在歐美,尤其是美洲大陸,火雞卻是很普通的一種肉食,而且在感恩節和聖誕節這兩個大日子,火雞更是傳統的食品。
這種聖誕節飲食文化風俗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了。
據說在一六二零年的聖誕節,大批來自英國的移民抵達美洲大陸的朴裡茅斯山。當時,那兒物產貧乏,只有遍布山野的火雞,於是他們便捉火雞,作為過節的主菜。
因此聖誕大餐裡,除了火腿、甘薯、蔬菜、葡萄乾布丁、水果餅、雞尾酒之外,當然更少不了火雞這位「仁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