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設計為導向的精品店」是華裔女性建築師田暉對自己經營的建築事務所Studio19 Architects的定義。這間位於西雅圖著名的藝術區先鋒廣場的工作室佈置簡單敞亮,紅色的磚墻搭配金屬感的標誌,藝術和工業氣息並存。提及自己的職業人生,田暉侃侃而談:既有創業者的激情四射,又有建築師的思維活躍。她從上世紀90年代來美留學,到如今引領15人的建築師團隊;既與西雅圖本地公司合作,又開始接觸日益增多的中國投資者。近日Studio19還被《普吉灣商業周刊》評為去年西雅圖「發展最快的少數族裔企業」之一。
1997年,畢業於中國頂尖的建築學府東南大學的田暉毅然放棄了中國優越的工作機會,赴明尼蘇達大學攻讀建築學碩士學位。畢業後她來到西雅圖,曾供職於NBBJ和Mahlum等大型建築公司,參與或領導了柯克蘭長青醫院、時裝品牌J Crew門面店等各類建築項目。雖有著令人欣羨的履歷和幸運的工作機會,但建築行業不僅需要過硬的專業知識,更需要和文化相關的藝術審美。初來乍到,自己還在適應中美兩國間巨大的文化衝突,田暉在工作中感到捉襟見肘。她說:「語言還是小問題,更難克服的是文化差異。」此外,從中國公司大型項目的領導者,到美國公司畫建築圖紙的小員工,心理落差不言而喻。「現在回想一下,也是自己沒有擺正心態。總想著這樣的日子甚麼時候才能熬出頭。」
在西雅圖和加拿大溫哥華的建築公司供職十年後,2008年的金融危機對當地建築行業打擊巨大。「當時幾乎所有的建築項目都停了,西雅圖三分之一的建築師都失業了,40人的公司有的只剩2個員工。」田暉回憶。但就在這個時候,她決定創辦自己的建築事務所,「別人說是危機,我卻把它看成轉機。因為不景氣,成本很低,也更可能招聘到優秀的員工。」
公司創立之初,田暉就確定了「堅持有特色的小型精品事務所」的風格。田暉說,美國客戶看中品質,傾向於選擇有特色的本地企業合作。而Studio19針對每個項目不同的個性化設計,以及小公司的靈活性都使得公司更具競爭力。田暉說:「源自中國文化中不在乎一時得失的思想,我在和客戶溝通時不會為多幾分工作而斤斤計較。我更看重長期的合作關係。」
經營公司也是新的挑戰。在建築業這個白人男性主導的行業裡,一名亞裔女性要成為領袖,並不容易。田暉打趣稱她常被應聘者誤認為前台,「可能我不是他們想像中的中年白人女性吧。」她盡力把員工當家人,在工作和生活上予以便利。「中國古話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就是我對待員工的態度。」
近年來越來越多中國開發商來美投資,但中美國情不同,中國人熟悉的請客拉關係,走政府官員的路子在這裡不適用,中國客戶對美國市場也缺乏了解。像田暉這樣既了解美國市場又理解中國客戶習慣的專業人士成了中國商人打入美國房市的重要橋樑。「從找合適的土地,到第三方評估,很多不是建築師職責範圍內的事我們都盡力幫他們做好。」田暉說。但有些客戶過分迷信美國的大建築公司,對華人經營的小事務所缺乏尊重,這些都令田暉很痛心。
談到理想的建築項目,田暉說,非常希望參與更多華埠/國際區的規劃項目,回饋幫助她成長的亞裔社區。「做和華人相關的項目上,會有歸屬感和榮譽感。」在美國一棟建築建好要立至少50年。田暉說:「建築師的工作就是盡力別把難看的設計變成樓房,讓人們得忍受5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