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3月31日亞投行創始成員國申請截止前,有意成為亞投行創始國的國家數量或許在27個的基礎上大幅增加。據英國金融時報3月17日報導,歐洲官員們表示,法國、德國和義大利均已同意效仿英國,加入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Asian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Bank,簡稱:亞投行),重創了美國試圖阻止主要西方國家加入該銀行的努力。
在3月31日亞投行創始成員國申請截止前,有意成為亞投行創始國的國家數量或許在27個的基礎上大幅增加。
在3月31日亞投行創始成員國申請截止前,有意成為亞投行創始國的國家數量或許在27個的基礎上大幅增加。
據英國金融時報3月17日報導,歐洲官員們表示,法國、德國和義大利均已同意效仿英國,加入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Asian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Bank,簡稱:亞投行),重創了美國試圖阻止主要西方國家加入該銀行的努力。
越來越多的國家意向加入亞投行也在改變另一些國家的態度。
據澳大利亞和韓國媒體此前報導,澳、韓兩國也在重新考慮,將在月底前決定是否加入亞投行。韓國一位高級官員示,該國正在加入亞投行的問題上同中國和美國展開磋商。
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榮休所長、高級研究員弗雷德.貝格斯滕在《金融時報》上撰文表示,英國以及美國的其他盟友選擇接受中國的邀請、加入亞投行是明智的。
弗雷德.貝格斯滕表示,美國去年拒絶了中國方面的邀請,還遊說其盟友(包括澳大利亞、韓國、英國和其他歐洲國家)不要加入亞投行。美國採取這種立場是錯誤的。美國總統巴拉克.奧巴馬(Barack Obama)已呼籲進行更多的亞洲基礎設施投資。現有機構只能滿足這些需求的很小一部分,而且近年來採取了不同的優先次序。競爭有利於開發貸款,也有利於其他市場。
3月12日,英國向中方提交了作為意向創始成員國加入亞投行的確認函,正式申請加入亞投行,但此舉遭到美國政府的指責。
去年10月,中國與其他20個國家發起成立亞投行,成為創始會員國,但是美國在亞洲的主要盟友日本、韓國和澳大利亞並未成為創始成員國。亞投行是由中國倡導、專為亞洲量身打造的基礎設施開發性機構,總部將設在北京,是一個政府間性質的亞洲區域多邊開發機構,按照多邊開發銀行的模式和原則運營,重點支持基礎設施建設。
根據《籌建亞投行備忘錄》,亞投行的法定資本為1000億美元,初始認繳資本目標為500億美元左右,實繳資本為認繳資本的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