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被剁手節的營銷團隊發掘,「吃土」一詞一夜成名。該詞原本只是線上「迷妹」們對自己把所有收入都拿來買偶像周邊以至於「沒錢吃飯只好吃土」的生活的描述,如今成為眾多買買買愛好者的自我標籤。然而,如果從科學的角度評測「吃土」行為,我們就會發現這個詞在消費文化中獨特的雙層隱喻。
據美國《科學人雜誌》雜誌報道,吃土一族,學名食土癖(Geophagia),是一種進化演變的方式。這種行為究竟是異常還是適應取決於其在廣泛的動物和人類族群的普適度。
科學家認為,如果許多不同的綱目或文化中都有同樣的行為,那該行為一定有什麼我們尚未發現的裨益。換到我們的語境中,從追星亞文化進入廣義範疇的消費文化,正是「吃土」行為的普及過程。面對日益膨脹的消費市場,人們越來越多超出自我支付能力的購買行為正是身在社會中的適應與進化。
說回literally的吃土,事實上,最早的人類吃土記錄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60年的希臘,被稱為世界醫學之父的大師希波克拉底。美索不達米亞人和古埃及人用黏土當藥,他們認為吃土可以治療腸道疾病。一些美國土著人用土給土豆和橡果調味。直到19世紀,吃土在歐洲仍相當普遍。非洲南部的吃土族則成了世界著名的文化旅遊景觀,坦桑尼亞的泥棒泥條是小孩、孕婦最鍾愛的零食,肯尼亞人用土煮飯,海地安什據說有世界上最好吃的泥餅。而傳說中孤傲的北方之狼,西伯利亞人,甚至會在離家時帶著故鄉的泥球,一邊吃土一邊思念故土。
很多人認為,土壤中富含的礦物質,如鈣磷鐵,是人獸爭相吃土的原因之一。動物對礦物質的需求隨季節變化,這或許能解釋為什麼動物常在能量不足的節食季吃土。人類方面,非洲的吃土族通常都無法在日常飲食中攝取鈣質。然而,2011年《生物週刊》發佈的康奈爾大學Sera Young的研究卻認為,吃土能給人體帶來的礦物質極其有限,反而會擾亂人體的吸收和消化,造成營養不良。這讓人們重新開始思考吃土的人體動機,第二種解釋應運而出:吃土,其實是一種排毒的過程。
上世紀90年代,世界鸚鵡保育組織會長吉爾拉蒂發現了支持這一解釋的證據。在觀察一群秘魯鸚鵡在馬努河岸邊吃土時,吉爾拉蒂發現鸚鵡們無視了一邊礦物質更豐富的土壤。他因此假設,鸚鵡吃土並不是為了礦物質,而是為了分解吃下的食物種子中的毒性生物堿。為了證實這個假設,他餵了這些鸚鵡一些含毒性生物堿的奎尼丁,只給一部分鸚鵡吃了他們最愛的土,吃土的鸚鵡血液中的奎尼丁含量比不吃土的低出60%。2011年公共科學圖書館(PLoS One)對亞馬遜蝙蝠的觀察研究同樣印證了這個觀點。
這或許就是許多孕婦吃土的原因。妊娠初期,大部分孕婦都深受孕吐困擾。跨文化研究中最早記錄的吃土孕婦實際上就是為了應對晨吐而吃土。撒哈拉和南美地區的女性曾表示他們通過吃黏土來緩解這種不適。如果把孕吐和吃土都視為排毒的渠道,那麼很有可能兩者都是母體下意識保護胚胎的生理反應。因為黏土可以困住細菌和病毒,由此避免食物傳染性疾病。根據這種論理,現代醫學開始用白瓷土提煉高嶺土果膠(Kaopectate),治療腹瀉和消化問題。研究表明,白瓷土和蒙脫石土不僅防毒,而且可以防止病原體感染。
換個角度來看,「吃土」消費也可以理解成一種心理排毒的過程。人們購物並不是為了使用需求,而是一種自我解壓和塑造的過程。在現代消費文化中,人們通過符號消費來增強自我認同,每一次購買行為都是一種文化行為,應被視為一種自我意識的建立與加強。換句話說,在消費文化中,你「買什麼」定義了你「是什麼」。購物可以提升人的自信、自我認知、和安全感。在日常生活中積累的壓力,遠離社群的脫離感,物質與意識之間的差距帶來的不滿足感,都可以在買買買中被化解。
當然,吃土同樣是有毒的。除了礦物質和解毒物質,吃土無可避免的會吃進細菌、病毒、寄生蟲甚至砒霜。《科學家雜誌》鄭重建議,現代吃土家應該謹遵醫囑,或購買已經充分加熱和發酵過的商用可食土。但無論如何,吃土者絕不應該被污名化。一切證據都已表明,吃土不是精神疾病,而是基於生理需求的進化性行為。
對「吃土」行為的去汙名化同樣應該應用到消費文化領域。一些行為經濟學家將過度消費解釋為畸形消費,然而若這種消費行為已經成為普遍現象,就應該被視為一種進化過程中的適應性行為。從另一個方面來說,早期的「吃土少女」們用自己的大好青春和一腔熱情支撐起一個娛樂文化產業,如今的「吃土族」們則用擠爆的網絡購物車和刷爆的信用卡奇跡般地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大數據,驚人的購買力點亮經濟發展的GDP之魂。誠然,「吃土」過多的確面臨著衝動消費、財力透支、資源浪費等問題。黑五在即,我們也在此鄭重提示各位讀者,聽從科學家建議,理性吃土,健康生活。
編譯/Lily Zh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