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題目看似一般的微波粼粼,但你知道那是飽蓄大海的水上氣象,是要引發大浪潮來襲的前兆,本期封面故事「智慧零售」就是。它就像過去三年《天下》領先報導的新趨勢「隱形冠軍」、「工業4.0」、「循環經濟」,馬上會成為產業界的圭臬,人人朗誦及學習。
今年初,我聽台灣一位工業電腦大廠董事長大談美國亞馬遜(Amazon)近況,分析未來零售的變化。他的客製化工業電腦已打入銀行、超市、醫院、甚至航太等行業,客戶分布美歐日,為什麼做工業電腦的人,對亞馬遜這麼感興趣?原來他今年的重大突破,就是爭取到亞馬遜訂單。
智慧零售不僅將影響台灣的服務業,從電子商務到實體商店無一倖免,更是台灣科技廠商的機會,誰也不容錯過。
本期封面故事「智慧零售 解密亞馬遜」,由《天下》副總主筆陳良榕、資深攝影王建棟,親自飛往美國零售首都西雅圖,帶領讀者體驗各項智慧零售的服務。
包括亞馬遜集結舉世最強大的雲端運算能力、人工智慧所打造的無人商店Amazon Go,已成為西雅圖的熱門景點。只要用手機二維碼進入商店,拿完商品就可離店。亞馬遜的「拿了就走」技術,已用人臉辨識技術,知道你是誰、買了什麼東西,直接在你的帳戶扣款。
亞馬遜也突破生鮮食品一直在電商銷售的困難。消費者在手機AmazonFresh Pickup上買生鮮,只要十五分鐘就能到店取貨。未來藉著今年六月併購全食超市(Whole Foods)的四六六家門市及發貨中心,亞馬遜有能力讓全美七成的人口,享有一小時到貨的生鮮取貨服務。
而你走進西雅圖的亞馬遜實體書店看書,每一本書都沒有價格標籤,得用手機QR Code查詢。或是未來你也可以VR、AR試穿衣服,凝視自己像模特兒般在伸展台上的模樣,再決定是否購買。這些劃時代的嶄新服務,背後都是智慧科技帶給零售業的巨大變革。
二十年來,亞馬遜創辦人貝佐斯顛覆書店,如今又進入超市、時裝、甚至媒體業,背後的能耐是以科技掌握用戶需求與行為,增進使用者美好體驗的價值。
沒人像貝佐斯這樣鉅細靡遺地將科技一點一滴滲透生活,將人臉辨識、藍芽Beacon、QRcode、AR、VR、大數據分析用得如此淋漓盡致,卻又不至於讓消費者被科技絆倒,感到不悅。
台灣網路暨電子商務產業發展協會理事長林之晨,在本期專欄更指出智慧零售的全面數據化、個人化、智慧化,所帶來五個重大典範轉移,是值得一讀的好文。
期盼這次封面故事能讓你領先看見這波沛然莫禦的新藍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