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溫哥華消息)加拿大華裔作家協會於七月七日在温哥華華埠富大海鲜酒家舉行陳公仲敎授講 座餐會,講题是「加拿大與海外華文文學」,出席的「加華作協」 會員與文友在提問與交流時段發言踴躍,氣氛熱烈。
陳公仲現任南昌大學中文系教授, 中國世界華文文學學會名譽副會長,中國小說學會名譽副會長, 江西當代文學學會會長。專著和主編的著作有《世界華文文學概要》 、《中國當代文學史新編》、《台灣文學史初編》、《 文學評論的闡釋》、《當代文學縱橫談》、《文學徜徉錄》、 《 艱難突圍》、《走向新世紀》、《陳正人傳》、《 世界著名華文女作家傳》叢書等。曾獲全國當代文學優秀論著獎、 江西省政府優秀文學評論獎、江西省文藝基金優秀影視劇作獎、 華東地區優秀圖書一等獎、江西省高等院校科研成果一等獎、 江西社會科學二等獎等。
講座餐會首先由加拿大華裔作家協會會長陳浩泉致詞,歡迎及介绍陳公仲敎授。陳浩泉指出,陳公仲敎授研究海外華文文學多年,對加華文學亦極關注, 曾於2012年應「加華作協」之邀,到温哥華出席「 第九屆華人文學國際研討會」。陳敎授亦是海外新移民文學的重要推手,曾於年前在南昌大學辦了首屆新移民文學研討會,陳浩泉曾往出席;而南昌大學的熊岩等三位敎授亦曾到温哥華出席加華作協主辦的文學論壇。他期望未來加華作協與該大學有更多的文學交流。
陳公仲敎授在演講中暢談世華文學與加拿大的關系與發展狀况。他透露,第二屆海外新移民文學研討會計畫於明年舉行。對海外華裔作家的創作,陳敎授談到了寫什麽和怎樣寫的問題,他認為,作家應寫自己認為最刻骨銘心的题材,不必理會它是原居地的還是海外的。同時,創作應從生活出發,不要仍然囿困於主题先行的那一套。文學藝術應從人性出發,作品主题可以是隐閉性、多義性的。
講座餐會的交流時段由加華作協執行會長梁麗芳主持。回應嘉賓、加華作協顧問、北京大學終身敎授嚴家炎發言時以莫言的短篇小說《靈藥》為例,指出他的作品多是來自現實生活,然後再加以提升。後來,莫言就以《靈藥》為基礎創作了長篇小说《生死疲勞》。
梁麗芳提到了哈佛大學王德威敎授所提出的華语語系文學,於是大家就華語語系文學、海外華文文學與華人文學的定位與學術研究上的劃分作了討論。陳公仲認為王德威的提法有一定的理據;而他和嚴家炎都不認同一些中國學者認為海外華文文學是中國文學分支的看法。梁麗芳認為,海外華文文學不是縱的繼承,是橫的移植,海外華文文學基本上是第一代的移民文學的觀點。
陳浩泉建議大家留意韓國釜山大學金惠俊敎授去年在加華作協30周年會慶的「第十屆華人文學國際研討會」的論文,金敎授期待加華作家放大視野,站在全球跨國移居者群體的層面,超越國家與種族的心態,同時不束缚於現有的語言和技巧,以求創作上的突破。陳浩泉認為這是全球視野與普世價值的思維,具有啓發性。如何以跨國、跨地域的國際人的心態、理念地去寻求創作上的超越與提升,這應是今天海外華裔作家的課題。
在寫什麼、怎樣寫這話題上,加華作協副會長青洋、任京生,理事陳華英、黎玉萍、曹小莉、韓牧,會員蘇阿冠、曹小平、李柚聲、盧美娟和葉光亞,以及文友姞等出席者也纷纷發言,現場討論熱烈。
是日講座餐會的出席者還有嚴家炎太太盧曉蓉,加華作協理事楊蘭,會員周孟釧、梁兆元、盧美娟、劉晃,以及文友陳中明、郎莉、曾慶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