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約當今的聖賢們,家裡總要有幾本像樣的藏書,以顯示自己的高雅、博古,《三字經》定是少不了的,《道德經》的各種版本最好要有幾本,《弟子規》,《千字文》不能缺,闊氣些的,「四書」「五經」的各種線裝精裝版本必須有,那便是最高境界了。
凡是「子曰」的書,最好都要齊全,當今的「著作」「文選」自是不能少,以顯現出主人的不但博古,還很通今。
目下的人們,特別是電視裡的「佳賓」,來幾句「子曰」,便很有些平添了許多文化的光景,似乎成了一個地道的文人,便更是光彩奪目了。能說上幾句孔子,孟子,老子,莊子們的曰,無不顯露其才華和博學。
不知道什麼時候起,懷古的人多起來,他們十分念舊,凡事以古為好,以古為最,以古為榮,以古為正,大有無古不能飲食,不能安寢,不能歡言,不能步足。凡不沾古時,皆食無味,心智全無。仿佛人類不應進化,應該永為猿人或奴隸。在他們看來,人類的文明進化,是個不可饒恕的罪過。
那個被教課書攆滾蛋的豫才先生在他的《燈下漫筆》中說:但看國學家的崇奉國粹,文學家的讚嘆固有文明,道學家的熱心復古,可見,對於現狀都已不滿了。
曾經有一度是實在令嚮往「古」的人很不滿的時期,也成為了如李莊、袁騰飛們破口大駡的「理由」,這種大罵,遠比潑婦駡街要有很厲害的觀賞性,破壞性,受蠱惑的人也很多。
道光皇帝是個很有些骨氣的人,寧可割地給銀子也不肯低下高貴的頭顱向英夷學習。雖然他的大炮僅能打一裡,彈頭且是個死的鐵疙瘩,而英夷的火炮可打九裡,彈頭開花,能讓清兵一死一大片,可他是個有骨氣的人,為了國體,為了臉面,怎能置康熙爺留下的寶貝於不顧呢?英人佔領了廣州,又攻浙江、鎮江、南京,獨霸了香港,還賠了義律們大把的銀子,直到連自己也被「倒光」了,也沒有失了志氣,真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
現在連我們的小學生都很神氣,因為他們會誦「大學之道,在明明德」,也會背「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了,我們終於看到了「古文明」的「新希望」!
我們今天終於也像先前一代代的古人了,凡是要拿「古已有之」說事,以證明自己的依據的道理。這些復古家多年來,一直對夏、商、周念念不忘,讚頌漢、唐、明、清的立於世界之顛的「偉大」,且常常糾集眾人或激情澎湃地,或捶胸頓足地,或聲嘶力竭地,或手舞足蹈演說,的確的引發了不小的騷動、附和、讚許、追逐。
許多聖賢覺得這些還不夠,還要退得徹底些,再徹底些。
作者: 西嶽.折戟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