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新冠肺炎大流行在華盛頓州反彈,據華州衛生部(DOH)的數據,特別是20-39歲年齡群確診病例佔了39%,40-50歲亦佔了29%。而60-79歲和80歲以上的老年人確診病例的總和才是19%。可是,由於大多數老年人免疫力較弱及患有潛在健康問題,他們成為了面臨嚴重並發症風險更大的一群,住院(39%和19%)和死亡(38%和51%)率是最高的族群。因此,老年人必須更加努力地限制社交互動、注意個人及家居衛生和做好防疫措施。
這期本報與大家來看看,在新冠疫情期間的大半年,西雅圖地區的老人的生活變化及一些注意事項。
疫情下的安老生活
以前,97歲的Daisy每星期都會到健安做義工。一進來,泡上一壺好茶後,她的指定動作便是在義工房開動打字機,處理一封又一封的感謝信,把收件人和地址打印在信封上再印上郵票寄出。節慶時會為院舍裝飾打扮,籌款活動時包妥紀念品,亦會不時與院友及社區朋友做手工、打麻將、交流聊天。「比起留在家裡,我寧願到健安幫忙。」她長壽的秘訣是保持活躍並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我喜歡在健安工作,因為這裡的人很友善,而且我也想為社區做出一點微薄的貢獻。」三十多年來一直如是。
自從2020年初新冠疫情爆發以來,Daisy大部分時間只能一直留在家裡了,「也沒有辦法,只可以像其他人一樣,尋找方法使自己保持身心活躍,不過足不出戶真的很難,快要發瘋了(笑)。」
疫情持續,長者屬高危人士之一,尤其當華州科克蘭市一所長期護理中心首當其衝受到疫症的衝擊,安老院舍的感染控制工作備受各界關注。專注服務亞裔長者的健安自一月起早已嚴陣以待,包括瞬即「謝絕探訪」,避免社區傳播帶入院舍,也有加強員工的裝備、院舍清潔和監控照顧程序,同時兼顧與家屬建立雙向溝通。
健安復康及護理中心社工主任曾耀南表示,「每天來探望長者是不少家人的習慣,要見過問過才安心!對家人、對院友,探訪自然是一種心靈的慰藉。」為進一步關顧長者的需要,社工團隊除了跟家屬保持緊密溝通外,還增設多部平板電話讓院友跟家人視像對話。有家屬表示,「唯一感到安慰就是,健安有一群貼心的醫護人員在這段時間內照顧媽媽。」
六月中旬,健安復康及護理中心完成了首次全員新冠檢測, 當中所有結果呈陰性。曾耀南指出,隨著華州逐漸重新開放,確保老年人和護理人員的福祉仍然是重中之重,「我們極其努力成為一個沒有被新冠入侵的地方,然而疫情無情,壓力之大不言而喻。」
不料屋漏偏逢連夜雨,健安於6月25日伍胥山商業中心的火災中,失去了其唐人街辦公室。20多年來,該辦公室一直是健安為逾二百多個家庭提供家居照顧和社會服務的基地,貼近大家的安老資源中心。
在失去某些東西之前,或許我們往往不會特別在意,直到回想起來,才知道有多珍惜這些已失去的東西。這場大火中有十多間小企業受被完全燒毀,損失慘重,屬於這群移民後代的故事,多年的歷史和血汗都付諸一炬。健安社區服務網總監胡大明感到非常慨嘆,「多年來扎根唐人街,總算能夠服務區內街坊,希望藉此次的遭遇,重新構想我們未來如何繼續支持區內的長者。」值得一提的是這些家居照顧和社會服務即使在這困難的時期,仍然堅守崗位,維持為區內長者服務。
在對抗這個長期的疫情中,健安提及他們收到各界支持,包括支持前線防疫的人員個人保護裝備、餐飲和祝福,亦有社區朋友送上字句及畫作關心長者,給予精神上的力量,為他們加油打氣。
現在離「以前」的日子還遠,而我們都要準備未來生活起居的改變,尤其是身心調適。Daisy的女兒幫她將iPad連到健康健樂頤計劃的其中一個Zoom線上聚會,與多年來一起活動的朋友分享日常。雖然短暫,但這見面陪伴敘舊,卻會因為彼此而有了意義,「我想念你們!我們都會看到更好的日子。」
社區服務機構讓定老年人「聚在一起」
4月16日,是晴朗的一天,大約35名義工聚集在唐人街的慶喜公園,一起卸下裝滿新鮮農產品的卡車,然後將這些新鮮農產品,包括水果和蔬菜等分裝好,再將900袋分好的食品分發給附近的長者和低收入人士。這群義工來自唐人街/國際區社區(Chinatown/International District)及週邊社區、西雅圖警察局和一些社區組織。這項工作是由非營利組織國際社區發展協會(InterIm Community Development Association)的社區參與和教育項目經理享利‧劉(Henry Liu)組織的。
這項活動對一些居住在唐人街的長者意義重大,特別是疫情剛爆發時,太多數據指出,老年人是最易受感染的一群,使很多長者們因為在缺乏口罩的情況下,都不敢出門。幸好有社區組織為這個弱勢群體「代勞」購買食物和其他必需品。
而最近,享利利用社交平台微信與住在唐人街的長者們,一起舉辦線上烹飪班、家居簡易運動、英語學習等活動。據享利,現時參與人數約有30人。享利更把他們的活動,剪輯成影片並分享在Youtube上。
在5月26日,享利完成了他們的第一場別開生面的線上烹飪課。享利和其他工作人員在沒有步驟詳解的情況下將菠菜麵條、玉子豆腐、洋蔥和大蔥等食物派發給了每位參與的長者。最終每個人烹煮出來的菜,看起來像是「廚神」(MasterChef)級別的水準。享利表示,這樣做的目的是讓長者們像疫情前一樣「聚在一起」,通過歡笑聲來「一起享用」美食。同時,享利向參與者推廣了將蔬菜和有益健康的食物納入日常飲食的重要性。
享利指他們喜歡每週按個人的喜好,參加至少一次線上活動,平均每週會有1-2名新長者參加。新冠疫情爆發後,享利開始將服務線上化,使長者們現時更傾向於學習如何更好地使用移動應用程序,例如如何在微信群視頻聊天、分享鏈接、開啟照相功能等。讓長者們與時俱進。
賭場曾是老年人的消遣「勝地」
本報曾訪問多個與老年人一起生活的家庭。大多數的家庭指出,疫情爆發後,長者們比以往更不願意外出。
有家庭表示,以往家中的長輩喜歡一起相約好友,每週一次乘坐賭場巴士去賭場打發時間。現時華州賭場已重新開放營業,但長輩們還是不敢前往人多的地方。多個家庭表示,以往長輩們喜歡週末全家一起去Costco、大華99等採購,看看有沒有新的產品。現在盡可能都由年輕人代勞,有些則會提前列出清單「速戰速決」。有些長輩們除了佩戴口罩外,還有手套及面罩。大多數家庭表示,已很久沒有享用餐廳美食。有家庭表示,就算外賣食品,回家後會再次加熱才食用。
可是,也有2個家庭表示,長輩們會重用一次性口罩。當他們勸長輩們不要重複使用口罩時,長輩們的回答是︰「才外出一下,又沒去人多的地方,不會受污染的。」有長輩們認為處理了或消毒過的口罩,能重複使用。
合規格的一次性外科口罩分三層,外層用來防止飛沫進入口罩裡面;中層有過濾作用;內層用以吸濕。因此,噴灑醫用酒精、用水清洗一次性口罩等方式,會使其結構受破壞,失去了其用來起到防止病毒的作用,所以是不推薦重複使用「處理」過的一次性口罩。疫情初期,有指高溫可有助「消滅」COVID-19,但已進入炎夏的多個國家的疫情並沒有受控制。故此,自然晾乾一次性口罩能再次使用的說法,需要更多的科學數據。另外,布質口罩要澈底清洗後,才可重複使用。請謹記,在佩戴前及卸除的口罩後,都要徹底洗手。
(感謝健安 、 Interlm CDA 和多位讀者接受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