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Y編譯)由於食用了受污染的貝類,全美多個州份出現諾如病毒爆發,所以華盛頓州衛生部(DOH)官員延長了禁止食用從不列顛哥倫比亞省進口的特定牡蠣的警告。
根《patch》,金縣在3月下旬接獲了華州首個與諾如病毒有關的病例,其後華州衛生部在上週末確認了其他幾起病例。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稱,在 13 個州報告了近 100 起與食用牡蠣相關的疾病後,在本週一(4日)發布了一個廣泛的警告。
華州衛生官員說,居民應避免食用所有從不列顛哥倫比亞省貝恩斯灣(Baynes Sound)的南部和中部地區收穫的牡蠣,直到得到進一步通知。
衛生部星期二的公告寫道︰「從餐館或零售商處訂購牡蠣的個人應核實牡蠣來源,以確保它們不是在不列顛哥倫比亞省BC 14-8或14-15地區收穫的。此外,要求零售商立即停止銷售這些特定地區收穫的牡蠣。」
諾如病毒會引起急性腸胃炎,症狀包括嘔吐、噁心、腹瀉、腹痛、肌肉酸痛和輕微發燒等。由於是傳染病的一種,有時候其有機會使整個家庭生病。根據聯邦衛生數據,在 COVID-19 大流行的高峰期,諾如病毒疫情幾乎不存在,專家們認為這是因為美國人基本上很少外出,遠離了受諾瓦克病毒污染的地方。
但隨著新冠病毒限制的放鬆,諾如病毒病例有所增加;只需要數十億微小的諾瓦克病毒顆粒中的幾個病毒顆粒就可造成感染。
該病毒可以通過多種方式傳播,包括接觸患者的嘔吐物或糞便、通過殘留在患者手上的顆粒受污染的物品或物體表面,或食用或飲用受病毒污染的食物或水。
即使本州還未爆發諾如病毒疫情,華州衛生官員也建議不要食用任何生牡蠣和其他貝類,因為它們有很高的食源性疾病風險。雖然感染會令人不適,但一般來說很溫和;可是對免疫力低下者、懷孕婦女或有慢性健康狀況的人可能有出現嚴重症狀的風險。
這種病毒很容易感染他人,官員們說,有疑似症狀的人的家庭,應採取一些預防措施。
衛生部官員寫道︰「為防止他人感染,在使用衛生間或換尿布後,一定要用肥皂和溫水仔細洗手。使用肥皂和水來清潔廁所或其他可能被患者糞便或嘔吐物弄髒的地方。硬質表面可以用1/3杯家用漂白劑與一加侖的水混合進行消毒,注意,在處理漂白劑類清潔劑時一定要戴上手套。用熱水和洗滌劑清洗弄髒的衣服和床上用品。無法清洗的柔軟表面可以用蒸汽機清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