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Y編譯)在眾議院議長南希‧佩洛西(Nancy Pelosi)週二抵達台灣訪問後,美中關係在懸崖邊上搖搖欲墜。
儘管拜登政府官員曾發出警告並感到疑慮,但佩洛西在台北受到熱烈歡迎,也得到了兩黨的強烈支持。然而,她的行程激怒了北京和中國的民族主義者,甚至在她離開後也會使已經緊張的關係變得更加複雜。
中國軍方已在台灣海峽以新武力展示作為回應,以表明其對這個被其視為叛逆省份的島嶼,是不可談判的「一個中國」原則。而且,不管是有意還是無意,隨著美國加緊展示對台灣的支持,進行武器銷售和外交遊說,不斷升級的緊張局勢提高了軍事對抗的風險。
由於美中雙方在貿易、烏克蘭戰爭、人權和更多問題上存在分歧,這次訪問可能使華盛頓與北京本已復雜的關係更加糟糕。
由於擔心中國的不滿,拜登政府曾勸阻但沒有阻止佩洛西訪問台灣。其不厭其煩地向北京強調,眾議院議長不是行政部門的成員,她的訪問不代表美國對「一個中國」政策的改變。
這對北京來說是個小小的安慰。作為美國總統的第三順位候選人,佩洛西不是普通的訪客,她受到的歡迎程度幾乎像國家元首一樣。台灣的天際線的主要地標的台北101 大樓亮起了歡迎的信息;此外,她會見了島上的大人物,包括台灣總統蔡英文、立法委員和知名的權利活動家。
此舉激怒了中國官員。
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在她離開後說︰「佩洛西的所作所為絕對不是什麼對民主的捍衛和維護,而是對中國主權和領土完整的挑釁和侵犯。」
華春瑩稱︰「佩洛西危險挑釁行為純粹是為了撈取個人政治資本,這絕對是一場醜陋的政治鬧劇。兩國關係及台海和平穩定正在遭殃受害。」
這次訪問的時機可能加劇了緊張局勢。此行發生在今年的中國共產黨代表大會之前,外界認為習近平主席將在大會上試圖進一步鞏固他的權力,將利用對台灣的強硬路線,來減弱中國國內對新冠、經濟和其他問題的批評。
美國駐華大使尼古拉斯‧伯恩斯(Nicholas Burns)被傳喚到外交部聽取中國政府的抱怨,他堅持認為這次訪問只不過是例行公事。伯恩斯指出,根據美國國務院的說法︰「美國不會升級並隨時準備與中國合作,以完全防止升級。」
白宮還說,佩洛西的訪問「並沒有改變」美國對中國和台灣的姿態。新聞秘書卡琳‧讓-皮埃爾(Karine Jean-Pierre)表示,美國已經預料到了來自中國的嚴厲反應,儘管她稱這是毫無根據的。
她補充說︰「我們將進行監督,並且將應對北京選擇做的事情。」
在西方支持烏克蘭抵抗俄羅斯入侵的同時,美國對新的地緣戰略衝突的可能性感到震驚,並將盟友團結在自己的一邊。
七大工業國組織(G7)的外交部長周三發表了一份聲明,基本上是告訴中華人民共和國,要冷靜下來。
七大工業國組織的部長們說︰「我們各國的立法者出國旅行是正常的,也是例行公事。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升級性反應有可能加劇緊張局勢,破壞該地區的穩定。我們呼籲中華人民共和國不要單方面用武力改變該地區的現狀,並通過和平手段解決兩岸分歧。」
儘管如此,這種現狀長期以來被認為是美國的「戰略模糊」,而中國對任何台灣獨立的想法都保持冷靜但堅定的反對,似乎對任何一方來說都不再站得住腳了。
香港浸會大學名譽教授讓-皮埃爾‧卡貝斯坦(Jean-Pierre Cabestan)說︰「對北京和華盛頓來說,在台灣問題上達成一致越來越難了。」
在台北和美國國會,正在採取行動澄清自1970年代以來美國與台灣關係的模糊性。參議院外交關係委員會不久將審議一項法案,該法案將加強關係,要求行政部門採取更多措施將台灣納入國際體系,並採取更堅決的措施幫助台灣自衛。
委員會主席羅伯特‧梅嫩德斯(Robert Menendez)在《紐約時報》上撰文,抨擊中國對佩洛西訪問的反應。
他說︰「北京的虛張聲勢的結果應該是使台北、華盛頓和整個地區的決心更加堅定。有許多戰略可以繼續對抗中國的侵略。國會兩黨就立即採取行動為台灣人民提供他們迫切需要的支持的重要性達成了明確的共識。」
但是,中國似乎正在推進可能被證明是升級的行動,包括計劃在本週進行的實彈軍事演習,以及戰鬥機在台灣自稱的防空區內和附近不斷增加的飛行。
香港的教授卡貝斯坦稱︰「他們要考驗台灣人和美國人。」此外,他指出,美國軍隊在該地區的行動,包括由羅納德‧裡根號航空母艦領導的海軍部隊,將是關鍵。
幾週前,中國宣布將台灣島與大陸分開的台灣海峽並非國際水域,從而加劇了潛在的對抗。美國對此表示反對,並以派遣更多船隻通過該海峽作為回應。卡貝斯坦稱,這表明「美國方面必須採取一些行動,劃定紅線,防止中國再做一些咄咄逼人的事情。」
與此同時,台灣正處於緊張狀態,防空洞已經準備好,政府正在增加對服完四個月規定兵役的新兵的培訓(外界認為時間太短),以及每年為預備役人員舉辦的為期兩週的複習課程。
德國馬歇爾基金會亞洲項目的中國專家邦妮‧格拉瑟(Bonnie Glaser)說︰「中國政府覺得,如果他們不採取行動,美國就會繼續以切香腸戰術(Salami slicing tactics),採取漸進式行動支持台灣獨立。」
她表示,美國國內對台灣的支持實際上給中國增加了採取強硬立場的動力︰「中國確實感到有壓力,需要做更多的事情來表明這是「一個中國」,是不能妥協的原則。 」
儘管對升級和潛在的誤判有直接的擔憂,但也有人認為,對美中關係的損害不會比其他與台灣無關的問題造成的損害更持久。
邁阿密大學的中國政治專家朱妮‧特菲爾·德雷爾(June Teufel Dreyer)說︰「中國會強烈地不滿、會有軍事演習,也會對進口台灣商品實施禁運。而在喊話結束後,你會看到逐漸的緩和。情況永遠不會恢復到完全正常,不管正常是什麼,但它肯定會平息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