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Y編譯)中國民眾對全國各地嚴格封鎖的憤怒,已導致中國最西部的新疆地區和該國首都北京爆發了罕見的抗議活動,而且感染病例也創下另一個記錄。與此同時,前國家主席江澤民本週三(30日)去世,原因為白血病合併多髒器功能衰竭,享年96歲。
指導中國經濟崛起的江澤民去世
江澤民在1989年軍隊鎮壓天安門廣場民主抗議活動後帶領中國擺脫了孤立狀態,並支持經濟改革,導致了十年的爆炸性增長。江澤民曾在2003年之前擔任過十年的國家主席,並在2002年之前領導執政的共產黨13年。
在他去世之前,中國共產黨面臨著幾十年來最大規模的公開反抗,在剛剛週末多個地區出現抗議活動,要求領導人習近平辭職。
在1989年的動蕩之後,江澤民是領導分裂的共產黨的意外人選,他見證了中國創造歷史的變化,包括恢復以經濟市場為導向的改革、1997年香港從英國統治中回歸,以及2001年北京加入世界貿易組織。
《美聯社》指,即使在中國對外開放的同時,江澤民的政府也壓制了不同意見。其監禁了人權、勞工和民主活動家,並禁止法輪功精神運動,因為執政黨認為法輪功是對其權力壟斷的威脅。
江澤民在2004年放棄了他最後的官方頭銜,但在2012年上台的習近平崛起的爭論中,江澤民仍然是幕後力量。習近平加強了政治控制,粉碎了中國僅存的異議,並重新確立了國家工業的主導地位。
中國國家電視台在延長的晚間新聞廣播中,用了48分鐘來報導江澤民的死訊;還有江與農民聊天,參觀工廠和會見外國領導人的畫面。共產黨更稱江是「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和「久經考驗的共產主義戰士」。
江澤民於1926年8月17日出生在東部富庶城市揚州。官方傳記淡化了他的家庭中產階級背景,而是強調他的叔叔和養父江上青,一個早期的革命者,1939年在戰鬥中犧牲。
1947年,江澤民從上海交通大學電機系畢業後,在國家控制的工業中不斷晉升,先後在一家食品廠、肥皂廠和中國最大的汽車廠工作。
1985年至1989年期間,作為上海市市長,江澤民給外國遊客留下了深刻印象,他是新一代外向型中國領導人的代表。
1997年7月1日,江澤民站在英國查爾斯王子身邊,主持了香港的回歸,象徵著150年的歐洲殖民主義的結束。附近的葡萄牙領土澳門於1999年歸還給中國。
香港獲得了自治權,並成為希望在國外做生意的大陸公司的跳板。與此同時,江澤民轉向對台灣進行脅迫,北京稱這個自我統治的島嶼是其領土的一部分。
在1996年台灣第一次直接總統選舉期間,江澤民政府試圖通過向附近的航道發射導彈來恐嚇選民。美國的反應是派遣軍艦到該地區以示支持。
與此同時,大陸和台灣之間的貿易增長到每年數十億美元。
倫敦大學國王學院的中國政治專家凱里‧布朗(Kerry Brown)認為,江澤民對中國「在1989年後走上全球平台並恢復自己的地位」負有責任,「他將作為一個可能做出相當積極貢獻的領袖人物被人們記住。」
江澤民可能健康狀況不佳的傳言在他錯過了10月份的執政黨代表大會後傳播開來;習近平是至少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中國最有權勢的人物,他打破了傳統,授予自己第三個五年任期的領導人。
1989年,江澤民作為上海市委書記即將退休,當時他被當時的最高領導人鄧小平徵召為黨和國家的領導人。他接替了趙紫陽,後者因同情學生領導的天安門抗議者而被鄧小平解職。
在擔任黨的總書記(中國最有權力的職位)的13年中,江澤民通過歡迎資本家入黨和在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後吸引外國投資,引導國家崛起為經濟強國。中國超過德國,然後是日本,成為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大經濟體。
聯合國秘書長安東尼奧‧古特雷斯(Antonio Guterre)稱江澤民是「國際交往的堅定倡導者」,並回顧了他「個人的熱情和開放」。聯合國安全理事會為他的去世默哀一分鐘。
江澤民身材矮小,戴著超大的眼鏡,是一個熱情洋溢的人物,他彈鋼琴,喜歡唱歌,與他的繼任者胡錦濤和習近平相比,顯得更加拘謹。
他說著熱情洋溢的英語,儘管語速不快,但會為外國遊客背誦葛底斯堡講話。在訪問英國時,他試圖哄騙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去唱卡拉OK。
作為一名前肥皂廠經理,江澤民以共產主義時代的第一次有序接班結束了他的職業生涯,於2002年將他的黨魁職位交給了胡錦濤,胡錦濤也於次年獲得了總理的稱號。
不過,據說他對鄧小平選擇胡錦濤感到沮喪,因為鄧阻止了江安排自己的繼任者。江澤民試圖通過繼續擔任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來保持其影響力,該委員會控制著200萬名成員的人民解放軍。由於有人抱怨他可能會分裂政府,他於2004年放棄了這個職位。
江澤民在習近平成為領導人後逐漸淡出人們的視線,最後一次公開露面是在2019年慶祝該黨執政70週年的閱兵式上,與現任和前任領導人一起出現在北京天安門上。
PC to Executive Office of the President of the United Sta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