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Y編譯)過去一年,全球商業領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從經濟震盪到科技革命,涵蓋了通貨膨脹、人工智能、勞工運動、加密貨幣、房地產危機等多個領域。本文將帶讀者回顧2023年經濟的十大熱點,深入解析這些重要事件的背後故事,呈現一個全景式的商業年度回顧。跟隨本報一起探討全球經濟的浪潮和趨勢,並了解這些變革如何影響了我們的生活和未來的商業格局。
對抗通貨膨脹
美聯儲和其他主要央行在2023年大部分時間都在使用其利率工具來對抗四十年來最嚴重的通貨膨脹。在2021年和2022年,全球經濟從大流行的衰退中迅速復甦,但這次復甦引發了一系列問題,其中包括供應短缺和物價上漲。
只是,到了2023年底,美聯儲、歐洲央行和英格蘭銀行已經採取了暫停升息的措施。這是因為他們先前激進加息的政策已經成功將通貨膨脹從2022年的高峰水平降低;當時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導致能源和糧食價格飆升,進一步推動了價格上漲。
在美國,美聯儲的決策者在12月份向華爾街投資者傳達了一個積極的訊息,2024年可能會是降息的一年,預計將有三次降息。與此同時,英格蘭銀行和歐洲央行表達了更謹慎的看法,暗示儘管通貨膨脹趨於下降,但仍高於他們的目標水平。歐洲央行行長克里斯汀·拉加德(Christine Lagarde)在回答記者的提問時說︰「我們應該降低警惕嗎?不,我們對通貨膨脹問題應保持高度警覺。」
對外關係委員會(CFR)追蹤分析54個國家的利率,發現大多數央行在2022年春季開始採取積極的政策來對抗通貨膨脹。委員會還發現,儘管目前政策仍保持一定的緊縮性,但整體上抵禦通膨的姿態有所鬆動。
人工智能走向主流
人工智能在今年引起了公眾的關注。雖然這項技術因其檢索資訊或生成可讀散文等方面表現出色,但距離人們設想的完全智慧化的機器仍有差距。
ChatGPT在引起人工智能熱潮中發揮了重要作用。這個聊天機器人向全世界展示了電腦科學領域的進步,儘管並非每個人都對它的工作原理有深入的了解,也不是每個人都知道如何最好地利用它。
隨著新一代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的出現,一些職業領域的人們感到了對生計的威脅。特別是在寫作、繪畫、音樂演奏和編碼等領域。人工智能的能力產生原創內容引發了好萊塢編劇、演員和暢銷作者的抗議行動和法律挑戰。
到了年底,人工智能危機的關注點轉移到了ChatGPT的製造商OpenAI身上。OpenAI因執行長問題而陷入動盪,幾乎被摧毀。與此同時,在比利時的一個會議室,歐盟領導人經過數天的討論達成了一項全球首個重要的人工智能法律保障協議。
薪資進展
在2023年,美國的勞工運動在長期的低潮後重新振作起來,利用廣泛的勞工短缺來爭取更好的工資和福利。根據康乃爾大學的勞動行動追蹤器的數據,從好萊塢的編劇演員、汽車工人再到飯店工作人員,總計51萬名勞工在2023年前11個月內發起了393次罷工。
美國汽車工人工會迎來富有鬥志的新主席肖恩·費恩(Shawn Fain)的領導下,他們對福特、通用汽車和斯泰蘭蒂斯(克萊斯勒、Jeep和Ram的母公司)三大汽車製造商進行了罷工,並成功爭取到加薪、改善福利以及其他多項讓步。
好萊塢從業人員透過罷工等行動,成功爭取了改善薪資、保障權益等方面的條件。
在2007年至2009年的大蕭條後,工會的權力在多年裡不斷減弱,工資增長停滯,僱主似乎有足夠的選擇。然而,在2020年的COVID-19經濟衰退過後,爆發了強勁的經濟復甦,加之大量人員的退休,導致企業急需招募工人,為勞工工會提供了重新獲得談判槓桿的機會。
康乃爾大學的勞工專家約翰尼·卡拉斯(Johnnie Kallas)表示,儘管工會在某種程度上重新獲得了一些權益,但它們仍然遠遠不及過去的輝煌。截至去年,只有約10%的美國員工屬於工會,這與1983年的20%相比有明顯下降。在1970年代,美國平均每年發生500起罷工事件,涉及約200萬名工人。
推特被馬斯克改頭換面
一年多前,馬斯克走進了推特的舊金山總部,解僱了其首席執行官和其他高層主管,並開始將這個社交媒體平台重新命名和改組,最終形成了現在被稱為X的新模式。
此後,公司面臨一系列問題,包括散佈假訊息的指控、廣告收入的大幅下降以及用戶使用量的減少。
迪士尼、Comcast和其他知名廣告商因為與一些讚揚納粹主義的內容同時出現而停止在X平台上投放廣告。X公司對自由主義倡議團體Media Matters提起訴訟,聲稱他們「製造」了這份報告,目的是「驅使廣告商離開平台並摧毀X公司」。
馬斯克在一個公開採訪中用粗口攻擊那些停止在X平台投放廣告的公司,將問題推向了頂點。他聲稱這些退出的廣告商正在進行「勒索」行為,並用粗俚言辭表達了對他們的不滿,基本上是用髒話讓他們「滾蛋」。這位所有X的億萬富翁說︰「別做廣告了。」
住房的慘淡一年
值得注意的是,儘管自2022年3月以來,美聯儲進行了11次利率上調,採取了積極的通貨緊縮政策,但2023年美國經濟和就業市場似乎並未受到過多的負面影響。
不過,房地產市場的狀況並不樂觀。
隨著美聯儲提高借貸利率,30年期固定抵押貸款利率從2022年3月的4.16%上升到2023年10月的7.79%。購屋成本大幅增加,進而導致房屋銷售量的急劇下降。2023年前10個月,二手房銷售下降了20%。
然而,與銷售下滑相反,房價卻持續上漲。高抵押貸款利率和不斷攀升的房價共同導致了購房成本的急劇增加,使得許多人難以承擔擁有房屋的費用,或進行房屋升級。
加劇這一壓力的另一個因素是待售房屋的嚴重短缺。這也是較高利率的結果。那些持有超低抵押貸款利率的房主不願意出售他們的房屋,不想以更高的利率購買另一套房屋並承擔新的抵押貸款。
抵押貸款巨頭房利美(Fannie Mae)的數據表明,大多數抵押貸款仍然享有相對較低的利率,60%低於4%,90%低於6%。
加密繼續混亂
2022年加密貨幣產業經歷了重大崩潰,而2023年則經歷了這場崩盤所帶來的連鎖影響或外溢效應。
在過去的一年中,加密貨幣領域的新聞主要集中在與法律相關的事件上,包括對個人或機構的定罪以及達成的法律和解。華盛頓監管機構採取了更嚴格的立場,意味著它們可能對加密貨幣市場實施更嚴格的監管措施。
陪審團定罪了加密交易所FTX的創始人兼前執行長薩姆·班克曼-弗里德(Sam Bankman-Fried),罪名包括電信詐欺和其他六項罪名。幾週後,幣安「Binance」的創始人趙長鵬向美國當局和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承認洗錢罪作為解協議的一部分。其他遇到法律麻煩的加密巨頭包括Coinbase、Gemini和Genesis。
從另一方面來說,有關加密可能在投資者中獲得更多合法性的猜測,使比特幣價格翻了一番以上。在多年的延誤之後,監管機構最終預計將批准比特幣交易所交易基金(ETF)。這是否足以在長期維持比特幣的上漲趨勢還有待觀察。
銀行業動盪不安
從歷史上看,高利率有利於銀行;它們可以透過對貸款收取更高的費用來獲取更多收入。但是在2023年,更高的利率對一些銀行產生了負面影響。
銀行業經歷了自2008年以來從未見過的危機。三家中型銀行——矽谷銀行、簽名銀行和第一共和銀行——宣告破產或倒閉。
多年來銀行一直在它們的資產負債表上累積了大量高品質的抵押貸款和國債,這些資產通常被認為是相對低風險的。可是,在利率極低的時代,這些資產所產生的利息相對較少,壓制了它們的收益。
通貨膨脹和美聯儲緊縮政策導致的高利率環境對銀行業帶來巨大挑戰。由於利率上升,銀行的債券價值下降,因為投資者更傾向於購買新的、收益更高的債券。在面臨壓力的情況下,一些擔憂的存款人紛紛提取資金,引起了一場銀行擠兌。這導致了矽谷銀行破產;幾天后,簽名銀行倒閉;第一共和銀行被收購並出售給摩根大通。
投資者對那些和上文提到的破產或失敗的銀行有相似業務模式的中型機構感到擔憂。這些銀行帳本上仍然有數兆美元的商業房地產貸款,可能在2024年成為問題。
全球股市反彈
從奧地利到紐西蘭股市在2023年都經歷了上漲。即使全球經濟成長不強勁,但由於通貨膨脹的緩解,股票市場仍呈現積極的趨勢。
原油價格下跌有助於降低通貨膨脹水平。布蘭特原油作為國際標準,其價格下跌了14%(截至12月中旬),顯示市場預期全球石油供應充足,不會出現短缺,從而減輕了通貨膨脹的壓力。原油價格的波動通常會對整體經濟產生重大影響,尤其是在能源依賴度較高的情況下。
截至12月11日,跨足47個國家的近3,000支股票的指數以美元計算的回報率為18%。這項漲幅的主要動力來自於美國科技巨頭如蘋果、英偉達等公司的股票大幅成長。此外,丹麥製藥公司諾和諾德(Novo Nordisk)以及荷蘭半導體公司ASML的股票也表現出色,分別取得了45%和33%的回報率。
債券市場在一年中經歷了不少波動。具體而言,債券價格在很大一部分時間內下跌,而它們的收益率則上升。這一波動的原因是人們對中央銀行在應對通貨膨脹問題上採取何種利率政策存在不確定性。
美國10年期公債的殖利率在10月曾短暫超過5%,達到自2007年以來的最高水平。不過,由於人們普遍認為美聯儲已經停止升息,預期收益率會下降,因此後來收益率有所回落。
全球經濟的韌性
在過去的三年中,全球經濟經歷了一系列嚴重的問題。首先是一場毀滅性的大流行病。其次是由俄羅斯對烏克蘭的入侵所引起的能源和糧食市場的動盪。此外還有通貨膨脹的再次出現,以及由此帶來的嚴厲的利率政策。
儘管面臨一系列經濟問題,但在2023年,全球經濟產出仍維持增長,即便幅度較為溫和。人們對「軟著陸」的期望上升,這是一種高利率在不引發經濟衰退的情況下遏制通貨膨脹的情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負責人對全球經濟表現出「顯著的韌性」(remarkable resilience)的評價。
美國在全球經濟中一直扮演著引領的角色。與預測高利率將導致美國經濟衰退的觀點相反,美國經濟持續增長。這表明美國在應對高利率等挑戰時表現出了相對的韌性。此外,僱主們在受到穩健的消費支出推動的情況下,一直以健康的速度進行招聘,這有助於維持就業市場的穩定。
不過,累積的問題仍在對全球經濟的增長產生限制。IMF預計,全球經濟在2024年將從今年的3%預期增長到2.9%。主要因素之一是對中國經濟疲軟的擔憂。中國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其經濟成長受到多面向因素的影響,包括房地產市場的崩盤、消費者信心的下降以及青年失業率居高不下。
美國經濟(泰勒版)
泰勒絲(Taylor Swift)在演藝領域取得的巨大成功,包括創紀錄的10億美元演唱會巡演、被《時代》雜誌評選為年度人物,以及她與堪薩斯城酋長橄欖球明星特拉維斯 ·凱爾斯(Travis Kelce)之間備受關注的戀情。這些成就和事件使得她成為流行文化界最引人注目的人物之一。
泰勒絲現象對美國經濟的影響。她的名字不僅在聯邦儲備主席傑羅姆·鮑威爾(Jerome Powell)七月份的新聞發布會上引起關注,還在聯邦儲備對地區經濟的審查中被提及。這說明她的演唱會巡演對經濟產生了實質的影響,尤其是在提升費城酒店預訂方面。
摩根史丹利的經濟學家莎拉沃爾夫(Sarah Wolfe)計算出,史威夫特的粉絲(Swifties)在機票、飯店房間和演唱會門票上平均花費了1,500美元。(雖然碧昂絲的粉絲平均花費更多,平均為1800美元。)這反映了大型音樂活動對消費者支出的影響,並突顯了一些流行音樂偶像在商業上的巨大吸引力。
Photo by Luca Bravo on unsp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