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Y編譯)Batesville Tool & Die公司去年開始招募70人以滿足客戶需求。公司位於印第安納州鄉村地方的一個小社區,人口只有7300人,因此吸引工廠工人前來工作是一項困難的任務,尤其是在附近有本田和康明斯等大型製造商的競爭下。
招募工人的困難之一是缺乏求職者。
Batesville首席執行官喬迪·弗萊德曼(Jody Fledderman)說︰「因為在該鎮失業人數極少,這使得找到符合資格的工人變得更加困難。」公司只能填補其中的40個空缺。
因此,該公司採取了自動化技術,投資於能夠模仿人類工人的機器人和視覺系統,這些系統幫助機器人感知和理解其工作環境。
在過去幾年裡,Batesville的經歷和其他類似情況在美國各地不勝枚舉。長期的工人短缺問題引發許多公司投資購買機器,來完成一些找不到人做的工作。他們也培訓現有工人使用先進技術,以便用更少的資源生產更多的產品。
結果是意想不到的生產力激增,這有助於解釋一個巨大的經濟謎團,即美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經濟體,為了遏制通膨不得不多次上調利率,卻沒有出現經濟衰退,反之其經濟保持穩健增長和低失業率。
對經濟學家來說,強勁的生產力成長幾乎是一種神奇的靈丹妙藥。當公司使用效率更高的機器或技術時,工人的生產力也會隨之提高,他們每小時的產出會增加。結果是,公司往往可以提高利潤,並提高員工的薪資,而不必提高價格。通貨膨脹也可以保持在控制之中。
芝加哥聯邦儲備銀行行長奧斯坦·古爾斯比(Austan Goolsbee)將生產力的飆升比喻為「經濟的魔法豆」。他表示︰「你可以實現更快的收入增長、更快的薪資增長、更快的GDP增長,而不會引發通貨膨脹。」
稅務和顧問公司RSM首席經濟學家喬·布魯斯埃拉斯(Joe Brusuelas)說︰「我們上次見到類似的生產力成長和經濟繁榮現像是在上世紀90年代末。」
那時的技術進步(如筆記型電腦、手機和網路的普及)帶來了生產力提升,這使得美聯儲能夠維持低利率,因為儘管經濟和就業市場繁榮,但通貨膨脹保持在可控範圍內。
這一次,美聯儲自2022年3月開始頻繁升息,總共11次升息的積極措施成功地將通貨膨脹率從9.1%下降到了3.1%,同時對經濟造成的負面影響相對較小。
蒙特利爾銀行資本市場(BMO Capital Markets)高級經濟學家薩爾·瓜特里(Sal Guatieri)稱︰「我本來認為這種情況不可能發生,但實際上卻發生了。」
在一年前,幾乎每個經濟學家都在警告說,衰退幾乎是不可避免的。美聯儲主席傑羅姆·鮑威爾(Jerome Powell)自己也在2022年警告說,為了應對通膨,可能會造成「一些痛苦」,例如大規模裁員和更高的失業率。
到上個月,鮑威爾發表了不同的看法。他指出,由於失業率幾乎降至半個世紀以來的最低水平,這位美聯儲主席告訴記者,「我們擁有一個非常強勁的勞動力市場,並且通膨有所下降。」
他確實警告說,儘管中央銀行希望看到通膨進一步放緩,但他們非常樂觀,認為通膨正在朝著2%的目標發展。因此,他們自去年7月以來就沒有提高利率,並預計今年將多次降息。
過去一年左右,像Batesville Tool & Die這樣的公司取得了更高的效率,這可能是解釋經濟表現強勁的最有可能原因。在去年生產力開始恢復性增長之前,有一條經驗法則是,平均時薪的年增長率不能超過3.5%,這樣通膨率才能維持在美聯儲2%的目標範圍內。這意味著如今約4%的年平均薪資成長必須減少。然而,較高的生產力改變了這個方程式︰即使薪資成長略高於通常被視為安全的水平,由於生產力的提高,也不會引發通貨膨脹。
瓜特里指出︰「強勁的生產力增長抵消了企業面臨的許多財務壓力,這些壓力通常會導致他們提高產品價格。」
在二月的新聞發布會上,鮑威爾被問到他是否認為更高的生產力有助於解釋為何儘管通貨膨脹在下降,經濟仍然保持穩步增長時,他回答說︰「這是看待問題的一種方式 – 是的。」
根據RSM的計算,在疫情大流行之前,生產力的年平均成長率僅為1.5%左右,而現在的生產力成長標誌著這一趨勢的急劇轉變。隨著經濟在2020年的疫情衰退中意外地迅速復甦,企業們為了滿足需求而努力重新僱用員工,這導致了生產力的上升。
由於勞動力短缺使得企業不得不提高工資來吸引更多的工人,而消費訂單的增加導致了工廠和港口的負荷加重,進而引發了通貨膨脹。
絕望之際,許多公司開始採取了自動化措施來提高生產效率。它們加大了對設備、研發和其他知識產權形式的投資,以實現更高效率,從而幫助了這些公司應對了勞動力短缺的挑戰。去年4月到6月,勞動生產力以每年3.6%的速度增長;7月到9月增長了4.9%;從10月到12月增長了3.2%。
總部位於科羅拉多州恩格爾伍德的Reata Engineering & Machine Works首席執行官格雷迪·科普(Grady Cope)表示,公司在就業市場競爭激烈的情況下,面臨提高效率的壓力。由於無法迅速招募到足夠的員工,公司不得不採取措施提高生產效率,以滿足客戶需求並降低成本。
因此,Reata Engineering利用了機器人和其他技術,以更少的成本生產更多的產品。透過使用軟體自動化報價流程,公司能夠更快速地回應客戶需求,縮短了原本需要的時間,並提高了工作效率。過去需要兩週的時間,現在可以在24小時內完成。
許多經濟學家和商界人士對生產力成長的未來持樂觀態度。他們認為,雖然人工智能技術的應用在工業生產和商業領域仍處於初級階段,但隨著技術的不斷發展和應用的擴大,生產力的提升有望繼續。
生產航空和醫療設備零件的Hirsh Precision公司首席執行官彼得·多伊爾(Peter Doyle)說︰「目前人工智能在我們的企業中還不是至關重要的推動因素,而是在特定的角色中充當著助手和加速器的作用。人工智能技術的潛力和發展速度仍然有待全球範圍內的深入研究和了解。」
初步證據表明,人工智能可能會支持生產力的提高。去年,史丹佛大學的艾瑞克·布林約爾松(Erik Brynjolfsson)、麻省理工學院的丹妮爾·李(Danielle Li)和林賽·雷蒙德(Lindsey Raymond)對一家財富500強公司的5200名客戶支援代理進行了研究,發現這些代理在2020年和2021年使用了基於人工智能的生成式助理。該人工智能工具能夠為代理人提供處理客戶問題的建議,並提供有用的內部文件連結。
研究發現,與不使用該工具的同事相比,使用聊天機器人的人員生產力提高了14%。他們能夠處理更多的電話,並且更快地完成任務。其中,生產力增長最大的是經驗和技能較低的工人,他們的生產力增長率達到了34%。
自動化所帶來的一個常見擔憂,即機器會取代人類工人的工作崗位,導致就業機會減少。一些被機器人取代的工人往往很難找到新的工作,並最終不得不接受較低的工資。
儘管科技可能會導致一些工作機會的消失,但長遠看來,科技的發展通常會創造出更多新的工作機會。人們需要在各個領域進行各種工作,包括建造、維護、修復和操作各種複雜的機器和設備。一些原來的工人會接受培訓,以適應新的工作要求。此外,隨著龐大的嬰兒潮世代逐漸退休,這將為勞動市場帶來一定的緩解,因為這一代人的離職將為新的工作騰出空間。
當今的生產力提高不僅是由於技術進步,還可能與工人的更高滿意度有關。過去幾年勞動力市場緊張,這意味著工人更容易換工作,尋找更好的薪資和更滿意的工作環境。這種滿意度會激發工人更積極地投入工作中,從而提高生產力。
其中一位是密西根州卡拉馬祖(Kalamazoo)的賈斯汀·湯普森(Justin Thompson),他曾經是一名警察,每天工作16個小時讓他感到非常疲憊和精疲力竭。他說︰「我簡直是在把自己逼到極限。」
湯普森的妻子看到了一家包機航空公司的營運經理的招募廣告。即使湯普森沒有航空公司的工作經驗,但他的妻子覺得他在海軍陸戰隊的工作經歷能夠幫助他勝任這份工作,因為他在伊拉克和阿富汗執行任務期間,在軍隊中處理任務的後勤工作的技能在航空公司的管理工作中也會有用。
湯普森的妻子的判斷是準確的,Omni Air International在2019年僱用了他。
43歲的湯普森表示,他喜歡這份新工作,讓他可以在不出差時在家工作。他在海軍陸戰隊的工作經驗(包括開發提高效率的方法)證明是非常寶貴的。同時,湯普森也能夠利用科技設備,如隨身攜帶筆記型電腦、iPad和行動印表機,和專有軟體來更好地管理工作。
有些工人已經放棄低技能的工作,轉而選擇了薪資更高、生產力更高的工作。RSM的布魯斯埃拉斯說︰「在2019年12月31日還在捲玉米捲的人…是的,他們已經透過轉工或提升技能等方式實現了職業發展,從而賺取了更高的薪水。」
Reata Engineering為員工提供培訓,讓他們學會使用新型先進設備。一名19歲的員工是大學工程系的學生,他利用人工智能工具使公司的培訓材料更有效率和易於理解。該公司的CEO科普稱,他們的目標不是透過自動化來裁員,而是透過提升員工從事的工作的有趣程度和薪酬水平,激發員工的工作熱情和創造力。
Photo by Andrea De Santis on unsp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