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 Porn
xbporn

美股暴跌引發擔憂 背後原因眾說紛紜

Must Read

2月5日暴跌超過萬億美元的市值蒸發。圖片來源:達志影像/美聯社資料照片)

紐約股市道瓊斯指數周一(2月5日)大跌逾1100點,是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最大的單日跌幅。2018年開年來的強勁漲勢,被這一天的跌幅抹去。

不正常的大幅下跌讓外界恐慌,今年距離2008年的美國次貸危機正好十年,有一些股民擔憂,這次大跌市會印證金融危機每十年一週期就會出現的說法。

金融領域有「十年一週期」的說法——1987年、1997年、2007年,每隔十年,全球就發生一次影響巨大的金融危機。

1987年10月19日,道瓊斯指數暴跌508點,跌幅超20%。1997年7月開始的亞洲金融危機,使東南亞大部分國家和地區貨幣貶值,股市大幅下跌。離我們最近的美國次貸危機,則從2007年開始顯現,在2008年造成美股崩盤。但也有明顯不同,十年前的金融危機有明顯誘發事件——次貸市場的巨虧,以及隨後雷曼公司的倒閉。

而本次暴跌當天並無重要消息公布,分析人士認為,美股大跌主要是市場出現恐慌性拋售。背後原因則說法不一,包括經歷多年牛市後的正常回調,以及對於美國通脹上升促使美聯儲更快加息的擔憂。

美國失業率降至4.1%,為17年來最低水平,居民收入有所增加。同時,強大的減稅力度將提升企業競爭力,刺激消費。美國藍籌經濟指數,經濟學家預測美國2018年消費支出將增長2.5%,企業投資將增長4.7%,整體經濟將增長2.6%。

經濟復蘇過程中,突遭股市暴跌。白宮發言人Sarah Sanders稱,「總統關注的是長期經濟基本面,我們的基本面依然非常強勁,美國的經濟增長轉強,失業率處於歷史低點,勞工薪資增加。」

在美股暴跌當天上任的美聯儲新任主席鮑威爾稱,「我國的金融體系現在遠比大約10年前爆發的金融危機之前更強有力,也更有彈性。我們希望繼續保持這種格局。在美國經濟擴張的同時,失業率與通貨膨脹率很低。未來,聯準會將延續支持經濟增長、促進就業,與穩定物價等政策。一般預期,鮑爾接掌聯準會之後,將延續前任主席葉倫的「謹慎漸進」升息步調,以收回金融危機之後,所採取的超寬鬆貨幣政策。」

而鮑爾上任之後,所面臨的第一個重大挑戰,就是跌跌不休的美國股市。有人認為這是華爾街對打算繼續升息的鮑爾,所發出的一記警告,而大家也都在看,鮑爾將要如何處理他上任的第一個重大變局。他也應該沒想到,他四年任期的第一個挑戰,竟然這麼快就開始。

針對美股全面崩盤,華爾街大咖紛紛對此發表看法,全球最大對沖基金橋水基金創辦人戴里歐(Ray Dalio)認為,「最近的市場下跌只是『小幅修正』,仍然有大量現金湧入!」並稱是週期後段的家常便飯。彭博證券策略主席亞當(Gina Adam)也認為,「投資人開始懷疑稅改的有效性」,此次的股市下跌是比較修正性、較全面、不太針對任何議題。

花旗全球首席投資策略師威汀(Steven Wieting)對此表示,市場瞬息萬變,「這幾天以來,市場大致上沒任何新聞」,不過他認為利率是關鍵,如利率不再上漲,還是會刺激股價走高的趨勢。他認為債券殖利率短暫下滑,是因投資人開始從股票轉移至債券市場所為。

嘉信理財集團(Charles Schwab)首席全球投資策略師柯倫托普(Jeffery Kleintop)同樣表示,這次的股市下跌絕對與債券市場有關。「與這 8 年來的跌幅不同,之前的是對於經濟弱減與通貨緊縮的恐慌所造成,而這次是建立在對經濟過熱及通膨的恐慌上」。

另外Nuveen投資公司資產管理主席多爾(Bob Doll)及布朗兄弟哈里曼(BBH)利率主席辛恩(Win Thin)都認為,「這次的跌幅還沒跌完,應會持續」。

- Advertisement -spot_img
- Advertisement -spot_img

Latest News

24小時速食麵亞裔美國人戲劇節

舞台上一齣兩至三小時的舞台劇,往往是台...
- Advertisement -spot_img

More Articles Like This

- Advertisement -spot_i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