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大火在街道上燃燒,國民警衛隊長驅直入,人們憤怒又痛苦的嘶吼著,「我們真的受夠了!」激進的煽動性言論四處喧囂,暴力和逮捕隨處可見。白宮頒發了重振法律與秩序的軍事聲明,電視上有關騷動和憤怒的錄像循壞播放︰和平抗議示威、縱火焚燒建築物和汽車、搶劫商店、催淚瓦斯煙霧中警民對峙等。另一邊,伴隨著火箭的升空,沉穩有力的聲音從地面指揮中心傳出,「第一階段推進就緒!」那是美國的二十世紀六十年代末,卻也是今天。
對於特定年齡群,以及懷舊的美國人來說,過去這幾天的動盪跟六十年代末的驚人相似度實在令人喟嘆。尤其是充斥了暗殺和動亂的 1968年,與今日的相似性令人不寒而栗,而我們有理由相信,還沒過半的2020年註定會超越1968,成為美國歷史上最有力的社會和政治燃點。
從總統的彈劾到災難性的全球瘟疫,從駭人的失業率到非裔男子弗洛伊德(George Floyd) 疑因警員過度暴力執法致死等,所有的細流匯入憤怒的歷史長河,給美國社會帶來了不可想像的挑戰。
記錄了1968年約翰·甘迺迪(John F. Kennedy)總統競選及其於當年6.6被刺殺的《最後的競選》(The Last Campaign)作者,歷史學家瑟斯頓·克拉克(Thurston Clarke)指出,「所有的事件交織在了一起。感覺過去100年來所有的重大災難扎堆向我們砸了過來。所以,希望在哪裡呢?」
在2020年這個大泥沼裡,美國歷史上各個時代的可怖幽靈都重新現身了:
- 1918年,第一波全球傳染病在美國破壞性傳播,短暫衰退,直到第二波傳染的開始。
- 1930年起,經濟危機以大蕭條的形式將它對經濟社會的長期影響展現給美國人民。
- 1974年,理查·尼克森總統(Richard Nixon)辭職之前的政府無秩序狀態,在今年1,2月份總統特朗普的彈劾中又再現身影。
還有,無不勾起似曾相識種族關係引發騷亂的歷史。
1962年 密西西比騷亂
在廢除種族隔離法案吉姆·克劳法(Jim Crow laws)生效8年後,美國南部各州以及邊境各州種族隔離勢力強大的背景下,一名從軍隊退役的非裔男子詹姆斯·梅瑞狄斯(James Meredith)申請就讀密西西比大學。在全美有色人種協會、時任總統約翰·甘迺迪(John F. Kennedy)、聯邦司法部、法警(United States Marshals Service)和軍隊的協助下,他成為第一位被密西西比大學錄取的非洲裔美國學生。同時,因為聯邦政府協助他,起發了民權運動的一個爆發點。
9月30日傍晚,梅瑞狄斯在聯邦司法部副部長和幾百名法警護送下從大學西門進入。當地種族隔離主義分子(白人為主),一直在校園裡集會,最終與聯邦特工暴發衝突。後者發射催淚彈。儘管肯尼迪政府不願使用武力,他還是下令密西西比州國民警衛隊和聯邦軍隊深夜到場增援。在隨後的暴力衝突中,兩名平民被槍傷炸死,白人暴徒焚燒汽車,用石頭、磚頭和小武器射擊聯邦軍人和國民兵,並破壞大學財產。密西西比大學騷亂震驚世界。
1967年 底特律騷亂
1967年7月23日,美國汽車城底特律警察在凌晨突襲無證經營的酒吧,逮捕數十名黑人,引發暴力衝突,演變成騷亂。24日晚,數千人衝破一萬多名軍警的包圍,燒燬市區許多房屋和商店以及數處警察局。最後聯邦軍隊介入,持續了5天的騷亂才得以平息。事件造成40多人死亡,約400人受傷,7000多人被捕。
1968年 馬丁·路德·金遇刺引發全美騷亂
1968年4月4日,發表了著名的《我有一個夢》演講的美國民權領袖馬丁·路德·金(Martin Luther King, Jr),在在田納西州演講時遇刺,全國110多個城市從4月到7月,先後爆發示威、騷亂和暴力衝突。馬丁在某次演說中,強力且有說服力地描述他對於黑人與白人有一天能和平且平等共存的遠景,這使美國民權運動隨後逐步走向高潮。他的被殺引起的暴亂造成數千萬美元損失。芝加哥、巴爾的摩、辛辛那提和首都華盛頓特區事態尤其嚴重,聯邦政府軍隊介入。
時任總統林登·約翰遜(Lyndon B. Johnson)下令由海軍陸戰隊、國民警衛隊和陸軍荷槍實彈護衛國會山和白宮。全市實施宵禁、並禁售槍支和含酒精類飲品。華盛頓的騷亂持續了4天,一千多處樓房被縱火燒燬,13人死亡。這場全國範圍的騷亂總計31人死亡。
1992年 洛杉磯騷亂
1992年4月29日至5月2日,洛杉磯爆發了被稱為20世紀最大的種族騷亂。這場持續4天的騷亂,導致53人死亡,數千人受傷,造成各方約10億美元的財產損失。騷亂的導火索是三名歐洲裔白人警察和一名拉丁裔白人警察毆打非裔青年羅德尼·金(Rodney King)。法庭一年後(4月29日),宣判4名警察沒有過度使用武力,無罪釋放。這個裁決被認為不公平,導致上千名非裔與拉丁裔上街抗議。抗議示威迅速升級為騷亂,洛杉磯市內到處火光衝天,波及包括亞裔(特別是居於城中的韓裔)在內的各社群。洛杉磯市陷入混亂和癱瘓。騷亂一天之內蔓延到近20個州。
當時的加州州長彼得·威爾遜宣佈洛杉磯進入緊急狀態,時任總統布什派4000多國民警衛隊員進城平息暴力,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鮑威爾親自指揮。美國首位華裔女市長、時任洛杉磯縣府官員的陳李琬若曾於第一時間親自前往暴動現場向群眾及全國電視新聞網發表「人痛己痛」演說,呼籲洛杉磯各族裔之間維持和諧。事後,四名涉案員警被聯邦法院以違反民權被審判,其中兩名警察被裁定有罪,判處30個月監禁。
馬丁和布朗
2013年佛羅里達州桑福德(Sanford)騷亂和2014年密蘇里州弗格森(Ferguson)事件都是黑人在警察執法過程中喪生,而涉事警察後來都安然無事,引發全國100多個城市民眾抗議示威,有些地方演變成暴力騷亂。
2012月2月26日,佛羅里達州桑福德的社區協警喬治·齊默爾曼(George Zimmerman)在路上看到去便利店買了東西出來的非裔青年特雷翁·馬丁(Trevon Martin),覺得他可疑,打電話報警後尾隨,期間發生扭打,警察趕到後馬丁已中彈趴在地上。齊默爾曼被控二級謀殺,但2013年7月法庭宣佈他無罪釋放,引發全國抗議潮,而桑福德則出現騷亂,數輛警車被焚。
2014年8月9日,18歲非裔青年邁克爾·布朗(Michael Brown Jr)在密蘇里州弗格森市被白人警察達倫·威爾遜(Darren Wilson)攔截搜查後開槍打死,隨即引發各地連續數週的抗議示威,弗格森警車和房屋被焚,學校和商場關閉,全城陷入騷亂。事件一週年時,遊行集會者在弗格森警察局等機構前抗議示威,高舉「黑人生命也重要」( Black Lives Matters)的口號,也使國際社會更多關注美國國內的種族關係和系統性種族歧視問題。
這兩起相隔不久的同類事件引發了美國國內和國際社會對種族歧視、警察暴力執法、司法不公等社會議題的關注。有評論家指,更深層結構而言,警暴只是美國黑人承受的社會不公其中一環。據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CDC)的數據,黑人社區是最受新冠疫情打擊的群體,在逾十萬宗死亡個案已佔23%,遠超其人口佔全國比例。這除了可歸咎於醫療系統不勝負荷,更深遠的原因在於非裔美國人在社會、經濟地位和機會亦比不上其他族裔,當中更有20%活在貧困,其比例是白人的兩倍,難以負擔美國以盈利為本的醫療系統。因此,自立國以來美國的種族騷亂恆久永續,當中既有執法、亦有社會、經濟等問題交纏一起,但出處同是指向殘存已久的種族歧視。
而美國人民最不願回憶的應該還是1860年代。社會極端化的發展成為內戰一觸即發的致命稻草。美國歷史上的最大恥辱- 奴隸制,成為了當時的導火線。而今天,警察對非裔美國人的暴力對待儼然是當年醜惡傳統的可怕傳承。更何況當今還有深刻的貧富不均、個人自由與公共利益的矛盾、對美國社會的不同解讀,以及越來越模糊的事實概念。
西方新英格蘭大學的歷史學家約翰·貝克(John Baick)說︰「歷史上所有類似事件的發生根本上都是基於對事實缺乏一致的認同。當我們不能在基本事實問題上達成共識時,我們也就來到了分歧最大化的時代。」
不僅如此,今天的我們還要在信息和圖片魚龍混雜的社交媒體上辨清方向,而它們也在我們總統的助力下成為了全國爭論的一大焦點。
問題有時被提出,有時被忽略,但從未真正解決。這是德州天主教大學非裔美國人研究副教授小弗雷德里克·古丁(Frederick Gooding Jr.)最深的感觸。他看到了現今社會跟內戰後重建階段的歷史相似性:被承諾一個戰後新秩序的非裔美國人民實際面臨的是戰後美國的千瘡百孔。他們「雖然被稱作社會自由人,但走在路上依然充滿心理上的恐懼。事實是,最根本的社會結構和行為模式並沒有什麼變化,而輪迴又開始了循環。先是有爆發,繼而惡化,然後出現新的認知,一切恢復正常,可最終還是再度的爆發。」
全美多個地市發生暴力騷亂,同樣是在週六下午,SpaceX的載人火箭獵鷹9 號在卡納維拉爾角(Cape Canaveral)成功升空,喚起了美國人民久違的自豪和成就感。但是正如1960年代和1970年代初期一樣,這成功的背景都是一個多事不安的地球。喜劇演員安迪·米洛納基斯(Andy Milonakis)推特上就此評論,「恭喜今日離開了地球的宇航員們,你們的選擇太明智了。」
火箭之下,是一個動亂的地球。
「動亂」一詞因過於頻繁描述1968年,已經成為了美國人民詞彙裡的陳詞濫調。但如今拿它來形容2020年卻再貼切不過,就像是為今年量身定做的專屬口罩一樣。1988年出版的著作—《1968年的美國》的作者查爾斯·凱澤(Charles Kaiser)在書中寫道,「對相當大一部分美國人來說,1968年標誌著希望的終結。20年後的今天,也許是時候揭開一些傷疤,探究那一年給美國人民造成的精神傷害和文化影響了。」
但是2020年的這一次又要影響多久呢,20年足夠嗎?回望1969年的阿波羅11號。接下來,會有人類歷史的一小步,或者一大步,來幫助美國人民走出泥沼,重振雄風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