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北韓互別苗頭意味濃 南韓成功發射火箭 激朝提前核試

Must Read

經歷兩次失敗,南韓30日終於成功發射「羅老號」火箭,首次從南韓把人造衛星送入軌道,和北韓成功試射的衛星互別苗頭。

經歷兩次失敗,南韓30日終於成功發射「羅老號」火箭,首次從南韓把人造衛星送入軌道,和北韓成功試射的衛星互別苗頭。

被稱為羅老號的韓國太空運載器一號,在當地時間30日下午4時點火升空,9分鐘後順利抵達預定高度,釋出衛星。

數百名南韓民眾圍在首爾車站廣場,從大螢幕看到火箭成功發射後興奮歡呼,也有小學生在科學館目睹發射轉播。南韓教育科學技術部長李周浩隨即宣布:「羅老號火箭已經成功把科學衛星送達預定軌道,這是全國人民的勝利。」

羅老號曾在2009與2010年發射失敗,本次發射原定去年10月26日進行,但因技術問題一再延期,使北韓搶先一步在去年12月12日發射火箭成功送上衛星。

目前亞洲國家目前僅中國、日本與印度有能力屢次發射衛星進入太空。想加入這個「衛星俱樂部」,南北韓都必須交出更多、更穩定的發射紀錄。

這也是南韓最後一次仰賴俄羅斯支援,兩截式的羅老號,第一截推進引擎是俄國製造,南韓希望未來能發射自製的三截式火箭。

航天專家瓊斯(Morris Jones)指出,此次成功總算令韓國火箭計劃重回正軌,確保日後獲得政治和財政支援。中國航天專家龐之浩則說,韓國火箭發射能力尚處初階,「羅老一」的運載能力不算很大,只能把100公斤的衛星發射到近地軌道去,但對於韓國的民族凝聚力和國際地位的提高,乃至經濟發展,有一定裨益。另外,這次發射對韓國掌握火箭系統運作及導彈技術,都非常有幫助,為日後韓國獨立自主研發奠定基礎。

韓國將與俄國開展下階段耗資14億美元的火箭計劃,期望在2021年前,能成功自製出可負載1.5噸衛星上軌道的三級液體燃料火箭。由於火箭技術與彈道導彈相通處甚多,美國擔心韓國大搞火箭研究,會刺激朝鮮等東北亞國家軍備競賽。事實上,當韓國質疑朝鮮發射火箭,其實是為研製導彈試射時,朝鮮也質疑韓國的「羅老」號火箭發展項目。有些專家甚至關注,韓國今次成功發射火箭,可能刺激朝鮮提前核試。

韓國《中央日報》30日引述消息稱,朝鮮領袖金正恩已下令,「在1月29至30日兩天內完成檢查工作後,實行核試」。他還下令全軍從1月29日午夜起進入戒嚴狀態,前線與中央級部隊全部投入備戰狀態,意味朝鮮可能比外界預期更早進行核試。美韓原本估計最快是下月中。

- Advertisement -spot_img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

- Advertisement -spot_img

Latest News

The Village Project

只要你當上爸爸或媽媽,不論你是否可以在...
- Advertisement -spot_img

More Articles Like This

- Advertisement -spot_i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