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好人脈,除了在人生道路上不寂寞,更能在遇到困難抉擇時,到處看見向你伸出的援手;當被需要的時候,也能成為他人的幸運星。好人脈根基於真誠與自在,能產生1+1>2的能量,幫助你衝破人生關卡,在一來一往的互動中,建立出深厚而長久的情誼。
有好人脈,除了在人生道路上不寂寞,更能在遇到困難抉擇時,到處看見向你伸出的援手;當被需要的時候,也能成為他人的幸運星。好人脈根基於真誠與自在,能產生1+1>2的能量,幫助你衝破人生關卡,在一來一往的互動中,建立出深厚而長久的情誼。
在1995年史丹佛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的新生歡迎會上,謝爾蓋‧布林(Sergey Brin)奉命帶著考慮入學的賴瑞‧佩吉(Larry Page)參觀校園,兩人一開始話不投機、幾乎對每件事都有不同的看法。
然而,當兩人相處了一段時間以後,敏銳又務實、扮演策略家角色的佩吉,邀請熟稔技術、鬼點子多又富道德感的布林,與他一起編寫一個大規模的網路搜尋引擎。
18年後的今天,這對好朋友共同努力的成果──Google,成為世上最廣為人知的搜尋引擎,公司市值超過2500億美元。
這對搭檔的創業故事之所以特殊,是因為過去我們常忽略英雄身邊的夥伴。也是由兩人搭檔創業的社群網站LinkedIn,創辦人暨執行董事長雷德‧霍夫曼(Reid Hoffman)與班‧卡斯諾查(Ben Casnocha)認為,只要深入研究任何名人的生活,會發現他們都獲得來自朋友廣泛地支持與協助。
三大正向影響力,有助自我成長
想一想,過去一年的成就與快樂時光,其中是否總少不了幾個好友的身影?這些朋友,求學時,和你相互請益、一起學習;與你在職場上並肩作戰、共同成長。每個生命階段中,朋友永遠是不可或缺的角色,伴你走過各種人生歷程,而他們對你發揮的影響,也遠比你所想得還要巨大。
1. 朋友,幫助事業更上一層樓:
全球500大企業之一的京瓷創辦人稻盛和夫在《稻盛和夫經營術》中,自述自己在創辦京瓷時沒有錢、沒有經驗,更沒有技術與設備,「有的只是足以信賴的夥伴」。如當時投資他的宮木電機專務西枝一江,請他以技術出資的形式擁有股份,同時擔任經營者。稻盛和夫認為,公司的阿米巴(小團體組織)經營形式,即是以人心為基礎,彼此尊重、協助,最終成功開拓京瓷的事業。
試想,以技術見長的本田汽車創辦人本田宗一郎,如果沒有銷售搭檔藤澤武夫相伴,本田汽車也無法從一家機車修理廠,發展為世界級的機車與汽車製造商。這些事業夥伴的成功,有的是相互砥礪、激發點子與才能;有的是能力與個性互補;有的則是在對方的事業低潮時伸出援手。無論是何種形式,朋友,都是幫助彼此攀上事業高峰的關鍵。
《哈佛商業評論》(Harvard Business Review)2009年也曾引述一篇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指出有廣大個人線上社群網路的員工,生產力較一般員工高出7%;而擁有密切人際網絡的的員工,生產力則高出他人30%,證明人際關係能助我們想得更透徹,執行時更專注。
2. 朋友,讓你追求更好的自己:
除了攜手邁向成功,朋友也是敦促你不斷前進的重要動力。《人生是永遠的測試版》提到,每個人都會受到朋友的行為與理念影響,把對方的價值觀變成自己的,因此改變自己的最快方法,就是和已達到你目標的人相處。本田直之在《超強人脈術》一書中指出,每個人看見夥伴達成目標,如股票上市、出版書籍時,心中會湧現「既然他能,自己也能」的希望,如此一來便會在潛移默化中,激勵自己成長,朝理想邁進。
3. 朋友,讓你的工作更快樂:
在職場上有朋友相伴,也會讓你更樂於工作。《人生一定要有的8個朋友》(Vital Friends)作者湯姆‧雷斯(Tom Rath)引用蓋洛普(Gallup Organization)的研究,印證工作上有至交的人對工作的投入程度是他人的7倍。
這些人不只比較快樂,也較能創新、冒險進取、與人合作、分享大膽的構想,與顧客的關係也比較深厚。若你在工作上有可敬的朋友,工作滿意度可以大大增加一半以上。良好的人際關係之所以能讓你更快樂的原因,是因為我們的大腦會與他人相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