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Y編譯)維吉尼亞高中教師喬‧克萊門特(Joe Clement)記錄了他所教的政府與經濟學課上學生收到的來自家長的短信內容︰如「你考了多少分?」、「你是否已經簽署了參加校外活動的表格?」、「晚餐你想吃雞肉還是漢堡?」
克萊門特向家長發出了一個請求,他希望他們不要在孩子在學校時給他們發短信。
家長們對智能手機和社群媒體帶來的分心和心理健康問題深感憂慮。但教師表示,家長們可能沒有意識到這些問題對孩子在學校中的影響有多大。
其中一個罪魁禍首正是父母自己,他們的隨意提問增加了學習時的不斷干擾和分散。即使學校禁止使用手機,教師也難以執行,而智能手錶和手機持續不斷的震動,會佔據大腦的關鍵空間,這會影響學生的學習。
對此,教師和專家們提出了一些改變家長行為的建議,以減少學校中手機的干擾。
試著在課堂期間停止給孩子發短信
許多家長透過短信與孩子保持聯繫,但學校是一個專注學習和培養獨立性的地方。教師們表示,家長可以透過與學校校務處聯繫來解決變動計畫或家庭緊急情況下的溝通需求,而不必在課堂上打擾孩子。
在某些情況下,如果訊息不是緊急的,可以等到放學時再聯繫。維吉尼亞州中部的學校顧問艾琳·瑞蒂格(Erin Rettig)說︰「換個想法,你會不會為了一些不重要的事情來到學校,並打斷正在上課的孩子?」
教師們強調,他們並沒有把校內使用手機問題歸咎於家長,而是希望家長可以採取更多措施來幫助解決這個問題。家長可以告訴孩子不要在學校時給家裡發短信,除非是緊急情況,如果他們這樣做了,就不要理會。
薩賓‧波拉克(Sabine Polak)是共同發起「Phone-Free Schools」運動的三位母親之一,她表示︰「當你的孩子給你發了一些比如『我五天後能去布雷特家嗎?』等不急的訊息時不要回复,這樣可以幫助減少在校內期間被手機幹擾的問題。」
上午8點到下午3點為斷聯期
在COVID-19大流行期間,由於孩子在家上網課,許多家長已經習慣了與孩子保持不間斷的聯繫。儘管疫情逐漸得到控制,生活恢復了正常,但他們仍繼續保持這種溝通習慣。
克萊門特指出︰「我們稱之為數位臍帶。父母無法放手。但他們需要這麼做。」
雖然家長並不期望孩子立即回覆短信,但是當學生拿出手機回覆時,往往會因此而被其他社群媒體的通知內容所吸引。
透過短信傳遞焦慮
在家長研討會上,維吉尼亞州的學校顧問瑞蒂格告訴家長,他們每天給孩子們發短信、追蹤他們的行蹤、查詢他們的成績,正在增加孩子的焦慮情緒,這樣做並不給孩子們在學校獨立的空間。
一些教師表示,他們曾在派發試卷後課堂還沒結束前就收到了家長的電子郵件,因為孩子覺得有必要(或被告知)立即向家長報告成績。
堪薩斯城兒童慈善醫院的發展與行為兒科醫師利比·米爾科維奇(Libby Milkovich)博士表示,她請家長們考慮一下,孩子在學校期間父母卻「近在咫尺」,這可能會錯過讓他們成長和發展機會。她認為,依賴短信溝通可能會妨礙孩子鍛鍊自我調節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一些反對學校手機禁令的學生表示,當他們在學校感到焦慮或擔憂時,與父母聯繫是有幫助的。對於習慣向父母尋求安慰的嚴重焦慮的孩子,米爾科維奇建議逐步限制他們使用手機,讓他們逐漸培養更多的獨立性,同時她也鼓勵家長審視孩子對手機不間斷使用的真實需求。
她說︰「通常父母會說『我希望隨時能與孩子取得聯繫』,但這種需求並不一定與孩子的成長結果有關,而是源自於家長自身的焦慮。」
收走那台舊手機
舊金山灣區的高中英語教師貝絲·布萊克(Beth Black)建議家長考慮沒收孩子的舊手機。她所在的學校要求學生進入教室時將手機放在專用的手機支架上。但她看到一些學生將他們的舊、無法使用的手機放在那裡,然後把能用的手機留著。
另外,像許多教師所認同的觀點,她表示手機不是唯一的問題。還有耳機等其他問題。布萊克說︰「我有40%學生在走進教室時至少戴著一隻耳機。孩子們會把手機放在支架上,不過他們會戴著一隻耳機在課堂上聽音樂。」
關閉通知
父母不僅要控制自己的短信發送,還要與孩子一起合作,幫助他們關閉一些或全部會讓他們分心的通知。
為了證明智能手機有多分散注意力,克萊門特進行了一個課堂實驗,要求學生關閉靜音模式並在打開通知兩分鐘,目的是展示智能手機對注意力的干擾程度。他說︰「持續的叮叮噹、滴滴答、咚咚鴕,足足響了兩分鐘,聽起來就像舊時的街機遊戲。」
許多研究發現,學生在上課期間經常查看手機。去年《常識媒體》(Common Sense Media)的一項研究發現,青少年每天接收多達237條通知。約25%的通知會在上學期間彈出,社群媒體上的通知是主要來源之一。
西雅圖的教師轉行諮詢顧問艾米麗·切爾金(Emily Cherkin)說︰「每次我們的專注被打斷,都會導致需要更多的精力和時間來重新集中精力。」
教師表示,最好的手機政策是直接限制學生在校內使用手機,以防止手機對學習的干擾。這樣做可以確保學生集中注意力,並減少手機使用對學業的負面影響。
紐約州北部一所高中化學老師蘭迪·弗雷曼(Randy Freiman)說︰「當手機在口袋裡震動時,他們的注意力就會集中在口袋裡。他們會想『我怎麼把它拿出來放在桌上?我怎麼查看?』。這樣,學生的思維會被打斷,使他們無法集中精力在課堂上,導致學生錯過教師的重要講解和課堂內容,影響學習效果。
皮尤:多數青少年不使用智能手機時感到幸福平靜
根據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的一份新報告,近四分之三的美國青少年表示,當他們不使用手機時,會感到快樂或平靜。
在3月11日公佈的一項調查中,皮尤還發現,儘管一些青少年意識到不使用手機的正面影響,但實際上很少有人採取實際行動限制自己的手機或社群媒體使用時間。
隨著政策制定者和兒童倡導者越來越關注青少年與手機和社群媒體的關係,這項調查成為了對這一問題進行深入探討的一部分。調查發生在去年秋天,當時許多州起訴Instagram和Facebook的母公司Meta Platforms Inc.,指責它們故意設計功能讓青少年上癮,從而傷害年輕人並加劇青少年心理健康危機。而今年一月,Meta、TikTok、X以及其他社群媒體公司的CEO們在參議院司法委員會的聽證會上出席,就他們的平台對青少年造成的危害作證。
管越來越多的人對青少年使用智能手機的問題表示擔憂,但大多數青少年認為智能手機能夠幫助他們更輕鬆地發揮創意(65%)和追求興趣愛好(69%),同時也有45%青少年認為智能手機有助於他們在學校取得好成績,這顯示了他們對於智能手機在學業方面的輔助作用的認可。大多數青少年表示,擁有智能手機對他們這個年紀的人來說利大於弊。
皮尤的數據顯示,幾乎所有美國青少年(95%)都擁有智能手機。
這項民調於2023年9月26日至10月23日進行,樣本由1453對青少年和一名家長組成。誤差範圍為加減3.2個百分點。
以下是調查的其他一些發現︰
- 大約一半的家長(47%)表示,他們對青少年使用手機的時間進行了限制,而另一半的父母(48%)則沒有這樣做。
- 大約十分之四的家長和青少年(各佔38%)說,他們至少有時會因為青少年使用手機的時間而發生爭執。其中,每個群體中有10%的人表示這種情況經常發生。值得注意的是,拉丁裔美國人最有可能表示他們經常因為手機使用問題而發生爭吵。
- 近三分之二(64%)13至14歲青少年的父母表示,他們會查看孩子的智能手機,而15至17歲青少年的父母中,這一比例為41%。這顯示了年齡較小的青少年的父母更傾向於監督孩子的手機使用情況,而年齡較大的青少年則享有更多的手機使用自主權。
- 42%的青少年認為,使得學習良好的社交技能變得更加困難,可能是因為他們認為智能手機導致了人際互動的減少或乾擾了面對面的社交互動。另外,30%的青少年則認為,智能手機讓學習社交技能變得更容易,可能是因為他們透過社群媒體等管道更容易與他人溝通和互動。
- 大約一半的家長表示,他們花在手機上的時間太多了。收入較高的父母更可能會認為他們花在手機上的時間過多;此外,白人父母比拉丁裔或黑人父母更有可能報告自己花在手機上的時間太多。
Photo by freestocks on unsp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