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首相安倍除了拚「安倍經濟學」,他的外交戰略最近也冠上了「地球儀外交」的新名字,從上任以來,安倍已經出訪8次,20多國,最新出訪中東與非洲,更刻意去視察位於東非國家「吉布地」的日本自衛隊基地,被認為是積極向世界宣傳自衛隊,爭取國際支持,替未來修憲鋪路,在外交上動作頻頻的安倍,還釋出想在下個月G20上與大陸領導人習近平會談的意願,卻立刻被中方以「沒有對話基礎」回嗆,否決了中日領導人會晤的可能性。
日本首相安倍除了拚「安倍經濟學」,他的外交戰略最近也冠上了「地球儀外交」的新名字,從上任以來,安倍已經出訪8次,20多國,最新出訪中東與非洲,更刻意去視察位於東非國家「吉布地」的日本自衛隊基地,被認為是積極向世界宣傳自衛隊,爭取國際支持,替未來修憲鋪路,在外交上動作頻頻的安倍,還釋出想在下個月G20上與大陸領導人習近平會談的意願,卻立刻被中方以「沒有對話基礎」回嗆,否決了中日領導人會晤的可能性。
日本首相安倍上任後二次出訪中東,途中卻刻意拉到位於非洲東部的吉布地,因為這裡有日本自衛隊在海外唯一的軍事基地。日本首相安倍晉三:「開動了!」
一派輕鬆地與自衛隊員共進午餐,再對大家進行精神講話,仿效歐美領導人的基地視察風格,目的是要向世界宣傳日本自衛隊對國際反恐的貢獻。安倍晉三:「在索馬利亞外海和亞丁灣的海盜活動,是非常嚴重的威脅,保衛這個海域的安全,對我國來說是生死攸關般重要,對於國際社會的和平穩定繁榮也是不可或缺。」
人口90萬,面積23000平方公里的吉布地,儘管國土90%都被火山與沙漠覆蓋,但鄰近亞丁灣與紅海,位處歐亞非航運要衝,具重要戰略意義,美法軍隊在此皆長期駐紮。
但近年來鄰國索馬利亞的海盜猖獗,對於每年2萬多艘行經附近海域的船艦造成重大損害,而這當中與日本有來往的船隻佔了1成,所以日本從2009年開始在此長期派駐2艘護衛艦,2艘P3C反潛機,參與國際打擊海盜任務,以包夾方式護衛行經的民間船隻。
至於安倍視察的陸上據點,於2011年7月啟用,是為了日本自衛隊長期駐紮建造,尤其在去年北非阿爾及利亞油田發生恐怖挾持外國人質事件後,在非洲與中東,有不少企業投資的日本打算要把吉布地擴大為區域反恐的據點。
安倍自去年12月上任以來,已出訪8次,遍及20國,最近更新創「地球儀外交」一詞,替今後的外交戰略定調,但在安倍積極「走出去」之際,日本與鄰國的緊張關係卻沒有好轉。NHK晚間7點新聞(2013.08.27):「這裡是釣魚台的外海,今天一度又有3艘中國海警局的船侵入日本領海。」
中國大陸在今年7月成立了中國海警局,以便在釣魚台和南沙群島行使海上公權力,而為了跟大陸對抗,日本海上保安廳宣布明年要增員500人,投入1960億日圓的預算,進行40年來最大規模擴編。
中日在海上互不相讓,安倍卻拋出訊息想在下個月的G20上與習近平進行會談。大陸外交部副部長李保東:「領導人的會見、會晤,不是為了握握手、照照相,是為了要解決實質問題,,如果日本真的要舉行能夠解決實質問題的會見,那就不要再耍嘴皮子,不要再擺樣子。」
中方以「沒有對話基礎」否決中日領導人會晤的可能,而東亞國家之間難解的歷史糾葛,韓裔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則罕見地批評了安倍。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日本政府的領導人有必要深刻反省(歷史問題),國際上也必須要有未來遠見。」
NHK晚間9點新聞:「(潘基文)沒有保持立場中立,而是站在南韓那邊做出破例的發言。」
有部分大陸與南韓媒體,把安倍這次視察吉布地的自衛隊基地,解讀成是宣傳「集體自衛權」爭取國際支持,為修憲鋪路,但安倍很清楚,推動修憲目前時機尚不成熟,先要與中韓破冰,才是外交的當務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