揪出四種沒你想像健康的食品

Must Read

健康,儼然已成為目前全球最重要的消費趨勢,人們更加在意食品對身體的保健作用。國際大型食品廠商,也無法忽視消費者高漲的健康意識。
美國超市裡,從低卡吐司或瑪芬、無糖果醬、低脂優格,到各類低鈉罐頭,你想得到的產品,幾乎都有比較健康的選擇。有產品甚至告訴你,吃了幾片餅乾,等於攝取多少膳食纖維。或喝完飲料,等於吃到多少份量的蔬果。不過,吃健康的食品愈多,代表我們愈健康嗎?其實並不然。

健康,儼然已成為目前全球最重要的消費趨勢,人們更加在意食品對身體的保健作用。

國際大型食品廠商,也無法忽視消費者高漲的健康意識。

出產士力架、M&M 巧克力的瑪氏公司,今年在英國首度推出低熱量的巧克力。其他如亨氏、卡夫食品、星巴克等食品大廠,也同意將降低自己產品的含鹽量。

美國超市裡,從低卡吐司或瑪芬、無糖果醬、低脂優格,到各類低鈉罐頭,你想得到的產品,幾乎都有比較健康的選擇。

有產品甚至告訴你,吃了幾片餅乾,等於攝取多少膳食纖維。或喝完飲料,等於吃到多少份量的蔬果。

不過,吃健康的食品愈多,代表我們愈健康嗎?

其實並不然。

美國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胡丙長(Frank Hu),在《美國營養學院期刊(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Nutrition)》發表的研究指出,過去幾年美國人脂肪攝取量減少了,但第二型糖尿病與肥胖的人,卻顯著增加。

研究人員認為,過去幾年全球盛行減脂才是健康的觀念,卻造成碳水化合物與糖分的攝取量大幅提高,可能才是威脅健康的最大因素。

許多宣稱健康的食品,其實暗藏陷阱,其中又以減脂、無添加和含膳食纖維等產品最為常見。

例如,標示「Light」的減脂美乃滋,雖然脂肪降低了,但糖的比例提高,更比原味美乃滋多了防腐劑與修飾澱粉等人工添加物,攝取過量,對人體會增加負擔。

而總會強調「無添加」的麵包、餅乾等,翻過來看營養標示,裡面仍有乳化劑、麥芽糊精等化學名稱。到底「無添加」是什麼意思,沒人知道。

另外,寫著「含膳食纖維」的藍莓燕麥小餅乾,纖維含量雖符合規定,但整包油脂卻高達5.3 份,將近成人女性一天建議的油脂攝取量九成。更別提成分寫著的藍莓「風味」顆粒,並不等於天然的藍莓果肉。

1. 「烘焙洋芋片」?比原味的多了麵粉與糖

找人氣偶像代言的烘焙洋芋片,號稱「減少脂肪」,也比原味洋芋片降低了許多熱量,聽起來好像很健康,事實上,烘烤比油炸還要好的常識,可能不適用在加工食品上。

營養師劉怡里指出,食品的風味由油脂與碳水化合物組成。少了一邊,另一邊肯定增加。

看看烘焙洋芋片的成分,雖然脂肪減少,但比原味洋芋片多了麵粉、糖。

麵粉即為精緻澱粉,過量的醣類在體內仍會堆積成脂肪,最後還是會發胖。

烘焙洋芋片失去像油炸般酥脆的口感,勢必得添加其他東西增加風味,例如調味劑
,吃多了對人體不利。

2. 「零卡點心」?添加物色素吃下肚

為了保持身材又能大啖美食,標示「零」熱量的東西,總受減重者青睞。但裡面所含的化學物質,可能才是導致你發胖的元兇。

零熱量的產品,例如果凍、汽水等, 通常會使用人工甘味劑。而美國普度大學在《行為神經科學(Behavioral Neuroscience)》期刊上曾發表研究發現,食用代糖的實驗組,最後反而吃得過多,體重增加也較明顯。

人工甘味劑會讓人忘記自然甜度的味道,干擾身體控制熱量的能力,身體不自覺會補充更多本來應該要存在的卡路里,最後反而導致增胖。

此外,根據衛生署規定,零卡是指每100克所含熱量,不超過4卡,因此並非「毫無熱量」。

近年流行的零卡果凍,強調無卡路里,又有水果風味。但這類產品最大的陷阱,在於讓消費者放鬆戒心大吃,長期下來仍會累積熱量,又攝取過多色素、香料等人工添加物。

擁有同樣概念的,還有「無糖」或是「減糖」產品,也存在不少陷阱。

無糖僅代表你吃不到傳統的糖,但一樣會吃進熱量與油脂。

而無糖產品常使用的麥芽糖醇,不利於消化,吃多可能會拉肚子,甚至會有脹氣過敏的反應。

3. 健康「燕麥棒」?沒中高強度運動的人少碰

美國流行的燕麥棒,標榜百分之百純天然,不少人將它當成健康的點心,甚至取代早餐。這個看似健康的產品,其實主要由糖、油脂組成,吃多了對你沒有太大幫助。

燕麥棒主要由燕麥製成,一般人會以為可以順便攝取到纖維。

但仔細檢查標示,整包的膳食纖維量少得可憐,僅有2克,每天膳食纖維攝取量,至少要達25克。

脂肪與碳水化合物的含量卻偏高,形同吃下半碗飯淋上一湯匙的油。

此外,為了增添風味,燕麥棒的含糖量也很高,約等於2.4顆方糖,所使用的糖漿,更容易引起血糖快速飆高,囤積脂肪。

4. 「高鈣餅乾」?順便多補油脂會發胖

在賣場拿起一包高鈣餅乾,盒子中間寫著「本產品等於喝進兩杯多的牛奶鈣含量」。廣告宣稱讓你忘記了這終究還是餅乾,一包就含有成人每日所需油脂的一半。

餅乾的主要成分就是精緻麵粉、油與精緻糖,而業者在產品裡加點鈣,可以吸引更多父母買給小朋友吃,同時也可轉移焦點

此外,高鈣餅乾的鈉含量約270 毫克,份量不算低。美國梅約醫學中心建議,每份鈉含量超過200 毫克的食品,最好少碰。

光含有鈣質不夠,還要考慮到人體吸收率的問題。吳映蓉指出,屬於天然食物的牛奶,人體吸收效果較好。但經過加工萃取的鈣質,不但在過程中營養容易流失,吸收的效果也不如天然來得好。

 

- Advertisement -spot_img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

- Advertisement -spot_img

Latest News

The Village Project

只要你當上爸爸或媽媽,不論你是否可以在...
- Advertisement -spot_img

More Articles Like This

- Advertisement -spot_i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