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愛吃早餐!小心5大危機

Must Read

不吃早餐的人可能有很多原因:太忙,沒空吃或沒早餐可吃;沒胃口,不想吃或吃不下;沒有這個習慣,不吃早餐又不會死;以及減肥。

沒胃口,不想吃或吃不下的人,可能覺得委屈,因為並不是不愛惜身體才不吃,而是真的「一點也吃不下。」這種人其實應該注意了,你的身體正幽幽地發出警告,抗議你的作息不正常。

不吃早餐的人可能有很多原因:太忙,沒空吃或沒早餐可吃;沒胃口,不想吃或吃不下;沒有這個習慣,不吃早餐又不會死;以及減肥。

沒胃口,不想吃或吃不下的人,可能覺得委屈,因為並不是不愛惜身體才不吃,而是真的「一點也吃不下。」這種人其實應該注意了,你的身體正幽幽地發出警告,抗議你的作息不正常。

此外,如果前一天熬夜,胃腸失調失序,第二天就會沒有食慾;而且生理時鐘錯亂,早上成了晚上,飲食習慣當然跟著不正常。

如果你前一天的晚餐吃得太飽、吃得太晚,或是吃了大量的宵夜,肚子塞得滿滿的入眠,由於睡眠時間新陳代謝緩慢、胃腸活動也放慢,造成脂肪消耗不掉,只得囤積體內,身體發胖;並且胃腸內容易積存廢氣,明晨起床覺得渾身懶散、打不起精神,而且胃口也不好。

其實,吃不吃早餐和運不運動一樣,可能是一種習慣,可能是一種觀念,也可能是一種整體生活形態的展現。但是,不吃早餐造成的不良影響,既深且廣,從對胃腸的傷害到罹患慢性病,甚至心神不寧、身材走樣。

第一個要戳破的是「不吃早餐有助減肥」的迷思。

不相信?帶你去看看日本人如何訓練相撲選手,你就明白了。相撲選手不吃早餐就做劇烈的運動,然後在空腹狀態下攝取大量的食物,旋即午睡,這樣一來,很容易產生超重的肥胖體型。

因為不吃早餐即劇烈練習所引起的空腹狀態,會使血液中的糖分降低,低血糖會促進生長激素的分泌;然後攝取大量的食物,使得生長激素的分泌更旺盛,組織脂肪就會不斷增加。如果持續這種生活方式,脂肪也會持續地蓄積。

再者,長期不吃早餐就展開一天的工作,空著肚子的身體為了取得動力,就動用甲狀線、副甲狀腺、腦下垂體等腺體,去燃燒組織,除了造成腺體亢進外,更會使體質變酸,長期容易罹患慢性病。至於目前的症狀也不妙,整天哈欠連連,而且血液循環不良,容易出現黑眼圈。

由 於人體各項生理活動要靠多種酵素的作用,才能維持功能正常,而酵素的活動與體內酸鹼度息息相關,因此酸鹼值的平衡,主要是為了提供酵素作用的良好環境。所 謂酸鹼值通常以PH值代表,大於7是鹼性,小於7是酸性,而人體正常的PH值是7.4,略偏鹼性,無論過低或過高,都會造成生理失調。

經常不吃早餐的人也會有胃、腸方面的障礙。

早餐的英文是breakfast,本來就是「解除一夜禁食」的意思,晚餐以後不進食,如果隔天直到中午才進食,胃長期處於空蕩蕩的狀態,容易造成胃炎、胃潰瘍。

排便也會異常。晨起進食時,身體通常會產生「胃結腸反射」的作用;當大腦將胃結腸反射的作用傳到排泄系統後,大腸便開始反應,將先前留在大腸內的廢棄物排出體外。如果經常不吃早餐,胃結腸反射的動作會逐漸減弱,最後引起便秘,長期可能導致更嚴重的病變。

至於,該如何正確的吃早餐呢?

不管是西式的三明治、麵包,或是中式的饅頭、稀飯,早餐的內容包羅萬象,你所需要的不是一份份制式的早餐食譜,而是掌握一些基本的原則,就可以知道如何正確地吃早餐了。

首 先你必須知道,每天我們應該吃進多少和那些食物才是最健康的。參考美國大力倡導的「金字塔型膳食組合」(Food Pyramid),一個正常的成年人,一天大概需要吃三到六碗的五穀根莖類、三碟蔬菜、兩個水果、四份的蛋豆魚肉、一到兩杯的奶類和二、三匙的油脂(見 圖),提供人體所需的醣類、蛋白質、脂肪、維生素、礦物質和水。

一般而言,早餐、午餐、晚餐的比例大約是30%、40%、30%,早餐的內容同樣應該有五穀根莖類,主要提供醣類;蛋豆魚肉、奶類提供蛋白質;蔬菜、水果提供維生素;還有就是一杯水。

晨起先喝水,一則補充睡眠中自然出汗所減少的水份;並且有利內臟甦醒。空腹喝下去的水,馬上被小腸吸收,五分鐘就能進入血液,讓血液流通更順暢。也有助於通便。

米飯、麵包或麵條等澱粉類的碳水化合物,很多人不敢吃,以為會導致肥胖。以早餐而言,但事實上造成肥胖的是添加物,例如西點麵包中的奶酥、紅豆,塗在土司麵包上的果醬、奶油,而不是麵包本身。

而澱粉類的碳水化合物中的醣類,可以提供大腦能量,做好每一件事,包括思考、記憶、解決問題,以及調節身體的鬆弛。

同樣是澱粉類的碳水化合物,糙米飯、全麥麵包不但營養完整,而且纖維的含量較高,除了有助於排便,也容易產生飽實感,對體重控制有幫助。

奶 類、蛋豆魚肉類是蛋白質主要的來源,而蛋白質則是啟動大腦的另一個關鍵。台大醫院營養組長鄭金寶指出,因為蛋白質中有兩種胺基酸,一種是「酪胺酸」,大腦 以此來合成神經的傳遞物﹣﹣正腎上腺素和多巴胺,這兩種賀爾蒙都負責思考敏捷、長期記憶,以及察覺外界異常狀況的重要物質。另一種是「色胺酸」,是大腦合 成血清張力素的原料,負責縮短激動的時間,產生飽實感,並誘發睡意。

麻省理工學院營養研究員茱蒂絲.沃特曼博士建議,當你想以「酪胺酸」來提昇心智時,應該先吃蛋白質豐富的食物,例如奶類、蛋豆魚肉類,再吃碳水化合物。不過要小心,蛋白質不宜攝取太多,以免增加肝臟、腎臟負擔,或是膽固醇過高。

 

- Advertisement -spot_img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

- Advertisement -spot_img

Latest News

日系咖啡凍    新點在First Hill

一個人可以同時是手搖控和咖啡忠粉,但是...
- Advertisement -spot_img

More Articles Like This

- Advertisement -spot_i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