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多數人荷包縮減之際,還是有辦法塑造幸福的居家天堂。像美國掀起花小錢的綠色居家布置風潮,倡導人正是30出頭,推動環保運動的丹尼徐(Danny Seo),他運用隨手可得的材料,辦家庭聚會、做禮物和裝飾,讓舊物搖身變為居家布置的酷點子。本文也分享5招秘訣,讓你打造出無壓力的居家空間:
儘管大環境再糟,家,仍是我們撫慰身心和重獲能量的地方。
窗台上的花瓶讓人排解煩憂,有雲影飄過的天窗房間令人忘卻悲傷,「它不僅能夠遮風擋雨,也為人帶來心理上的屏障,而且還是自我認同的守護者。」英國作家艾倫.狄波特在《幸福建築》說,房屋雖然無法為住在其中的人解決所有問題,但卻可以明確見到幸福的蹤影,讓我們回復到真正的自我。
以住宅設計聞名的日本建築師中村好文說:「理想的居家,是跟自己最合適、感覺最舒服自在的地方。」理想的家是有靈魂的,從合理的動線規劃、情感的投入和舒適等小細節裡,就能深刻感受到這個家的靈魂。
在多數人荷包縮減之際,還是有辦法塑造幸福的居家天堂。像美國掀起花小錢的綠色居家布置風潮,倡導人正是30出頭,推動環保運動的丹尼徐(Danny Seo),他運用隨手可得的材料,辦家庭聚會、做禮物和裝飾,讓舊物搖身變為居家布置的酷點子。
本文也分享5招秘訣,讓你打造出無壓力的居家空間:
1.東西愈少愈好
室內東西愈多,對視覺與心理都會造成壓力。強調收納不如定期清理、並減少購物慾望。美國室內設計師奈妃(Coral Nafie)建議,不妨從動手清理塵封的碗櫥或衣櫃開始吧。
你可以選擇一次整理一個櫥櫃,但重點是要把櫃子裡的所有東西都清出來,然後再以顏色、樣式或用途來做分類。
至於不會再使用的杯盤餐具或衣服,(兩年以上不曾出現在餐桌上,或穿上身的衣服)不妨展現愛心,將它們送出或捐出去。
衣櫃裡只擺放現在會穿的衣服,並且按照衣物的功能性來做區分,譬如褲子區、裙子區、外套區和夾克區等,方便找尋搭配。
2.擅用布類製造氛圍
布是居家空間的魔法師,不僅用來改變氣氛,還可用作隔間。
譬如拆掉衣櫃硬梆梆的門片,改成淺色紗質布料的布拉門,微透光的布拉門巧妙將空間區隔開來,又不會讓人有壓迫感。
此外,也可以將碎布剪成各種尺寸的小餐巾,運用不同花色營造用餐情境。譬如宴客或讀書會,搭配小餐巾、盆栽和鮮花,就成為具有人風格的餐桌擺飾。
3.用竹簾美化陽台
陽台經過巧手美化,也能成為具有休閒風的放鬆角落。
日本家事達人佐光紀子為創造冬暖夏涼的居家空間嘗試改善家屋,結果她發現在陽台上以竹簾取代窗簾相當實用,不僅遮陽而且透風透光影,全家人最愛把餐桌搬到陽台,一邊吃午餐一邊眺望天空。
4.改變顏色
東西太多或顏色不對,經常是空間令人覺得不舒服的原因。可從改變居家顏色著手,譬如牆壁和燈光。
她建議,老房子可用較強烈的顏色,像橙色、藍色和萊姆綠等,而用彩度較低的淺色來打點新房子。
此外,你也可以選擇一面牆壁重新粉刷。漆上與其他牆面完全不同的顏色,或是在牆面上彩繪喜歡的圖樣。但前提是,先想好你想要呈現的效果是什麼,是靜謐的海洋藍色,還是舒適的暖黃陽光,且無論你畫什麼,都會成為房間的焦點,放手發揮你的創意吧。
記得選擇環保無毒的油漆或水性漆,減少室內有機化合毒物堆積。燈光則可讓心情放鬆。可在客廳或居家角落增添一盞小檯燈或床頭燈,讓光源變柔和。
5.點石成金的植物和天然素材
在玄關或客廳擺上一盆鮮花或生氣盎然的植物,讓人一進門就有好心情。
可在客廳桌上擺上一大盆當令鮮花,另如是雛菊一類耐放的小花類,也可利用金屬餅乾罐、茶杯和玻璃罐來插花。夏天植物容易乾枯,可改用盆栽來代替。
也可以把天然素材如海邊撿來的小石頭,堆放在玻璃杯中;貝殼黏貼在蠟燭或花盆上,大一點的貝殼可以用來當肥皂盒、盛裝蠟燭或首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