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年頭辦駭客松(hackathon)可不是什麼稀奇的事情,但是由政府機關,甚至是執法單位辦的,這可就罕見了。19日西雅圖警方舉行駭客松(Seattle Police hackathon),與會者主要討論的問題是影像處理、怎麼幫助警方將釋出的影片去辨別化。
這次西雅圖警方贊助駭客松,除了政府的人,有三分之二是科技專業,或者業餘的影像技術高手。本地科技業大廠和大學,像微軟和華盛頓大學也有人參與。
西雅圖有 Public Disclosure Act 法律,規範什麼資訊可公開,需經過什麼樣的程序請求。而警方單位也適用該法。警察身上的攝影機,或是車上的行車記錄器拍下的影像,如有民眾要求就得公開。但警方公佈這些影像前,得模糊化有青少年、傷患等出現的畫面。
西雅圖警方的駭客松,源自有人提出 30 件資訊公開請求(public-disclosure requests),要求警方公開所有的 911 報案電話記錄、所有過程產生的書面報告、警車上的行車記錄器,以及未來新警察制服附掛的隨身攝影機影像。
後來市長莫瑞(Ed Murray)跟這位請求者見面,討論如何用制度性的方式,達成他的要求,並且能夠定期公佈警方這些影像。最後他的身份揭露,出現在駭客松會場與大家討論。他是 24 歲的軟體工程師 Timothy Clemans,他與市長的會面催生這次的駭客松。
近五年西雅圖警方共收集 150 萬份影片,佔了 364 terabytes 的硬碟空間。這些影像有行車記錄器影像、911 報案,還有受害者、目擊證人和嫌疑犯相關的影像記錄。這些影像通常由於拍攝時間、角度關係,或者其他因素,導致畫面模糊,很難辨識畫面中的人物和場景。
一般人可能以為這些警方釋出的影像會有大量槍戰或是警方執法過當的影像,但實際上警察花很多時間在救人和安撫喝醉酒鬧事的市民。
警察與市民的業務相關很多,相關的影片數量自然也多,要釋出影像有不少工作得做。雖然市面上有不少自動模糊人臉的技術,能將畫面中的人去辨別化,但是要達到法規要求的程度,人工處理最後的把關工作,仍是最好的方法。管理影片的流程方面,不能期待打擊犯罪的警察能夠好好寫 metadata。
與會的各方專家都同意,影像辨識與處理不是那麼好做,而駭客松一天的時間,其實遠遠不夠解決問題,但這是好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