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美女迷上碰、吃、胡 挑戰中國麻將

Must Read

Mahjong一則在中國日報網上發佈的焦點新聞《歐洲已經無法阻止麻將的腳步了》,近日引發熱列議論。源自中國的麻將在歐洲走紅,不少國家每年都舉辦比賽,甚至有歐洲錦標賽,

西方人打牌時都會用中文說「碰、吃、槓、胡」。一批在歐洲各國聯賽的得主,專程到湖北宜昌,參加第五屆中國麻將論壇及公開賽,與中國選手一決高下。

Mahjong一則在中國日報網上發佈的焦點新聞《歐洲已經無法阻止麻將的腳步了》,近日引發熱列議論。源自中國的麻將在歐洲走紅,不少國家每年都舉辦比賽,甚至有歐洲錦標賽,

西方人打牌時都會用中文說「碰、吃、槓、胡」。一批在歐洲各國聯賽的得主,專程到湖北宜昌,參加第五屆中國麻將論壇及公開賽,與中國選手一決高下。

另一場由巴適網舉辦的「2011天府雀王爭霸賽」,持續了五個月之久的賽事,參賽者高達20萬人,其中也不乏金髮碧眼的選手。

報導指出,世界麻將組織自2007年開始舉辦世界錦標賽,第一屆在四川峨眉山舉行,第二屆則由荷蘭烏德勒支承辦。去年還該組織通過「以後每兩年舉辦一屆」的決議,也就是說,麻將世錦賽將不會有斷炊之虞。

來自丹麥、現任歐洲麻雀協會主席克莉絲汀森( Tina Christensen)表示,目前在歐洲打麻將的人越來越多,每年各個國家都會舉行比賽,更有歐洲的錦標賽。像丹麥每年都會舉辦麻將公開賽及錦標賽,歐洲麻將協會也編制麻將選手排行榜,榜上有500名玩家的名字。

為何外國人會迷上麻將?到中國比賽的丹麥軟體工程師托夫特( Martin Faartoft)稱,麻將的魅力在於機會率、組合,令每局牌都變化無窮,即使拿到一手爛牌,轉眼間可以換成好牌。另一名玩家萊斯( Henrik Leth)則認為,打麻將可訓練分析思考,牌局中必須不斷改變策略,以適應對手。

大部分歐洲人都是從日本漫畫或電子遊戲之中學打麻將,所以學到的規則都是日本規則,不過克莉絲汀森稱,歐洲麻將協會近日以李安電影《色,戒》的打麻將場面作宣傳,並且每星期舉行研討會,以教導更多的歐洲民眾,以健康、友好的方式享受打麻將的樂趣。

另據新華網報導,麻將起源於中國,其歷史可追溯到3000、4000年以前。但現代麻將一般認為沿自明朝中葉。學者認為麻將包含豐富文化內涵,更涉及數學、邏輯學、統計學、心理學、博弈論、思維定勢分析、智力開發等眾多智慧,在著名學者于光遠提倡下,麻雀組織2007年向文化部提出申遺,卻未能上榜。

- Advertisement -spot_img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

- Advertisement -spot_img

Latest News

柬埔寨菜不等於泰國菜

中國菜無庸置疑最能夠撫慰華人思鄉情結,...
- Advertisement -spot_img

More Articles Like This

- Advertisement -spot_i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