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將是美國提高舉債上限的最後期限,現在全球都在關注美國政客能否及時達成協議,上一次美國逼近舉債上限是2011年,當時遭信評機構調降信用評等,隔天美股更大跌超過700點,因此不少投資人選擇提早退場避險,就在這個華府混沌期,白宮釋出令全球股市放心的消息,提名現任聯準會副主席葉倫,接替即將卸任的柏南克,這意味美國將維持現有的量化寬鬆政策,繼續刺激經濟。
10月17日將是美國提高舉債上限的最後期限,現在全球都在關注美國政客能否及時達成協議,上一次美國逼近舉債上限是2011年,當時遭信評機構調降信用評等,隔天美股更大跌超過700點,因此不少投資人選擇提早退場避險,就在這個華府混沌期,白宮釋出令全球股市放心的消息,提名現任聯準會副主席葉倫,接替即將卸任的柏南克,這意味美國將維持現有的量化寬鬆政策,繼續刺激經濟。
美國政府關門邁入第二個星期,不過接下來,10月17日的舉債上限,更叫全球投資人緊張,但至今美國總統奧巴馬和眾議院共和黨,依舊沒有交集。美國總統奧巴馬:「讓我們解除這些對家庭和企業的威脅,讓我們開始辦正事。」
在長達1小時又6分鐘的記者會,奧巴馬釋出些微善意,說只要政府機關重新運作,順利提高舉債上限,他非常願意進行協商。不過,美國眾議院議長貝納則回應:「今天總統說的是如果共和黨無條件投降,他會坐下來跟我們談,這不是政府做事的方式。」
這場高空對話,就像美式肥皂劇,就連美國人自己也看不下去,根據CNN最新民調,政府關門,63%的民眾認為應該怪共和黨、57%認為是民主黨、53%則點名奧巴馬應該要負責,不只華府停擺,美國16.7兆美元的舉債上限更進入最後倒數8天,一旦真的違約倒債,後果不堪設想。
CNN主播奎斯特報導:「如果因為某些原因未提高舉債上限,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第一,就是難以忍受的撙節,美國一夜間就必須平衡預算,會導致GDP大減4%。」
美國經濟前景不明,讓紐約華爾街股市連跌2天,8日三大指數全面下挫,S&P500指數更跌到一個月新低,上週美元兌一籃子貨幣,也貶到8個月來最低,現在美國參議院計劃提出不帶附加條件的議案,暫時調高舉債上限一年多,一來用時間換取協商空間,然後再把這個燙手山芋推到明年期中選舉後。
而就在此時,奧巴馬提名現任聯準會副主席葉倫接任美國經濟總舵手,聯準會主席的大位。聯準會副主席葉倫:「貨幣政策對現今經濟的影響,不只取決於聯準會會議訂下的聯邦基金利率目標。」
現任主席柏南克的任期將在明年1月底到期,葉倫出線,意味她將是聯準會百年來第一位女性主席,現年67歲,出身紐約布魯克林的葉倫,鑽研貨幣政策40年,曾任教哈佛、柏克萊,在聯準會待超過10年,還在聯準會的餐廳認識她的丈夫,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阿克洛夫。
葉倫對政治也不陌生,1997年在柯林頓時代擔任經濟顧問,之後任舊金山聯邦儲備銀行總裁6年,2010年開始成為柏南克的副手,這個消息讓緊繃的金融市場鬆了一口氣,至少短期內,美國將會持續柏南克路線,繼續對市場注資,維持低利率政策,接下來就看奧巴馬與國會如何不讓美國的政治危機,演變成世界的經濟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