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首相安倍晉三21日赴美。而20日,日本前首相森喜朗已經開始了對俄羅斯的訪問。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21日赴美。而20日,日本前首相森喜朗已經開始了對俄羅斯的訪問。
媒體評論認為,對安倍訪美過低或過高的預期恐怕都不符合實際。而這一連串的交舉動的目的,則是自民黨聯合政權現在最想讓日本的老百姓覺得他們是一個有作為的、確實是高於此前的民主黨政權的政府。
安倍訪美是日本政權外交佈局中的一場大戲。安倍的目的顯然是要拉美國選邊站隊,在他的外交困境中尋求美國更多的支援。美國一方面要為自己在東亞的助手造勢,同時也不願意日本走得太過。所以在今年1月,安倍更多體現出外交強硬的主張時,美方有意拖延了他的訪美訴求。
另外就是美日之間存在的問題,安倍沒有在國內沒有做出很好的調整。如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關係協定(TPP),美國非常希望日本能簽署,但日本新政權內部對此有不同意見,安倍因此不敢冒黨內太多的反對聲音去迎合美國。
媒體評論認為,在這種背景下,安倍訪美肯定會有一些他的所期待的成果出現。但美國不會百分之百地滿足日本的要求,因為美國在東亞和東北亞的利益關係也比較複雜。面對中國在規模和速度上的快速崛起,美方除了有外交上的圍堵和擔心猜忌之外,也有需要與中國合作的一面。
在釣魚島爭端是否適用日美安保條約第五條的問題上,美國玩的都是兩手策略,一個是主權不持立場不選邊,但同時不斷地提升對日本的支援,從國務卿助理到副國務卿到國務卿再到國防部長都有一些表述,且前一段的美國國會的國防授權法在參眾兩院通過也讓日本很興奮。
不過美國總統對此的解釋是有保留的,所以安倍訪美希望新任國務卿克裡能做出新的表述,且美國現任國防部長任期即將結束,五角大樓能不能給它更多的支援,甚至奧巴馬總統會不會在需要日本和借重日本力量的前提下,給日本一些新的支援,這都是日方的期待。
此外,森喜朗訪俄意在取得外交平衡。森喜朗是自民黨裡的大佬級人物,是大派系。因為做過首相,有一定的外交事務經驗,和一些大國的關係可以,其實和中方的關係也不錯。他比較長於日俄關係設計和行動。俄方對他相比較而言是更能接受的日本政治家之一。
日本一方面離不開美國,希望美國給自己更大的空間,但同時也在向全世界尋求自己外交空間,所以也希望其他一些大國和它的關係也能有所改善。特別是俄羅斯與中國一樣,與日本之間是有領土爭端的。
日俄除了談領土問題,也會談經濟利益問題。另外,朝鮮半島的核危機問題也會列入會談的內容。在六方會談的機制中,日俄都是成員國。
除了取得實際外交成果之外,自民黨聯合政權現在最大的課題是要讓日本的老百姓覺得這是一個有作為的、確實是高於此前的民主政權的政府。至於為什麼要這個效果呢,因為現在所面臨的是今年7月21日的參議院選舉。如果能夠勝選,就意味這未來3年內日本不會再有大的選舉。則安倍政府有可能突破長時間以來一年換一個首相的日本政治怪圈。安倍花大力氣在內政外交上同時出手,就是希望能給國民一個認同接受新政府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