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白宮2月27日發布2018財年預算框架,大幅提高國防預算以強化美國軍事力量,為此不惜削減其他部門的開支。此舉引發非軍事部門、和平人士甚至部分退休將領的不滿和擔憂。
特朗普在競選期間和上台之後始終把「讓美軍再次強大」作為優先政策之一。這次軍費「歷史性」上漲,符合特朗普以及幕僚推崇的所謂「力量促和平」戰略思想,即以軍事實力作為外交後盾。
大幅提高軍費
特朗普此前在出席有關預算制定的會議時,強調預算要向美國政府和人民關心的首要事務傾斜。從白宮此次公布的預算框架來看,擴充軍事實力顯然是新政府的重中之重。
白宮管理與預算辦公室主任米克·馬爾瓦尼介紹,預算框架擬增加軍費540億美元,較去年軍費增長約10%,達6030億美元。除軍費以外,其他大部分部門的預算幾乎均有所削減,被削減的金額與軍費增加金額大致相當。
美國《紐約時報》刊文認為,預算框架如此大幅度地向軍費傾斜,除了釋放加大軍事投入的信號外,也是特朗普政府上台以來造勢行動的延續。
競選期間,特朗普一直把重建軍隊作為重點,承諾要終結國防自動減赤機制並擴大各軍種規模。今年1月20日特朗普上台當天,白宮網站公布了新政府六大議題,強軍是其中之一。一周後,特朗普首次以武裝部隊總司令身份視察五角大樓,並發布總統備忘錄,開篇就提出要重建美軍。
2月24日,特朗普在出席「保守政治行動大會」時再次表示,「我們將大幅全面提升國防能力。這將是美國史上最偉大的一次擴軍」。
「力量促和平」
白宮網站不僅將「讓美軍再次強大」列為主要議題之一,還指出「力量促和平」將處於特朗普「外交政策的中心」。特朗普在「保守政治行動大會」上也強調:「沒人敢質疑我們的軍事力量。我們信奉力量促和平。」
針對所謂「力量促和平」,特朗普的核心幕僚之一、美國國家貿易委員會主任彼得·納瓦羅曾在《外交政策》上刊文,主張軍事力量是美國外交的實力基礎,只有向盟友和對手展示出維護國家利益的決心,才能重新贏得尊重。
當前,美軍實力依然強大,美國軍費開支比其後八個國家的總和還多,但特朗普卻認為美軍在奧巴馬執政時期遭到嚴重削弱,從規模、裝備、士氣到威懾力都大不如前。
納瓦羅指出,特朗普將致力於終結「限軍」政策,逐步重建美軍,包括計劃將美國海軍軍艦數量將從現在的274艘增加到約350艘。
特朗普推行「美國優先」外交政策,認為「軍事優先」是實現「美國優先」的實力基礎,「讓美軍再次強大」是「讓美國再次偉大」的重要前提。
正面交鋒國會
當前,白宮只是提出了預算框架,特朗普「讓美軍再次強大」的計劃能否順利推行仍存在變數,其中最大的障礙在國會。
預算框架只是白宮、聯邦政府機構、國會圍繞預算制定的首場博弈。白宮還需與聯邦政府機構會商,形成預算報告,由總統提交國會審議。
特朗普執政月余,就已經發布了數十條總統行動,包括13條具有法律效力的總統行政令。有分析人士認為,特朗普密集出台總統令,是因為總統令無需國會批准,可以減少審議程序,節約時間並避開阻撓風險。
然而,預算制定無法繞過國會,這將是特朗普上台以來與國會的首次正面交鋒,將試水國會對特朗普具體政策的態度和立場。
可以預見,如果特朗普最終提交國會的預算報告保留鮮明「軍事優先」色彩,尤其是大幅削減其他部門的開支,將在國會遭到巨大阻力,不但民主黨議員會不遺餘力地反對,即便在共和黨內部也很難取得一致支持。
前民主黨議員、美國軍控和不擴散中心執行主任約翰·蒂爾尼說,花錢並不能買來安全,由於缺乏健全的軍費審計、監管體系,增加軍費只會帶來更多債務,無益於美國國家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