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与友人谈到患者治病,究竟是吃药好还是做手术好?那当然要视乎病症的特质,有些需要药到方能病除,有些则需要依靠手术才可根治,要根据个别病症来决定最合适的治疗方式。
中国人对做手术有所避忌,是因为怕「破气」。这种属于中医医学方面的理论我没有研究,难以置喙。但西医的外科技术其实已发展至「微创手术」,只需透过几个小如钥匙孔的切口,便能完成大手术。
那天,与友人谈到患者治病,究竟是吃药好还是做手术好?那当然要视乎病症的特质,有些需要药到方能病除,有些则需要依靠手术才可根治,要根据个别病症来决定最合适的治疗方式。
中国人对做手术有所避忌,是因为怕「破气」。这种属于中医医学方面的理论我没有研究,难以置喙。但西医的外科技术其实已发展至「微创手术」,只需透过几个小如钥匙孔的切口,便能完成大手术。伤口细小,可减低对病人身体所造成的损伤,使病人手术后康复得更快。近年医学界更开展了「无创手术」,通过自然腔道如口腔、食道进入体内,便能进行腹腔手术,身体表面不会留下伤口,故没有「破气」的问题,对病人来说是一大喜讯。
眼科手术现在大部分均在显微镜下进行,随着科技的进步,眼科微创手术发展同样是一日千里,不少只能依赖微创方式进行,并能做到毋须缝线,病人复元的速度也相对较快。曾几何时,白内障手术病人需要接受全身麻醉,伤口也需要缝线愈合。
现在,白内障手术一般只需使用表面的麻醉方法便能进行,切口也无须缝线,不但简单快捷,对身体、心肺的负担更是极微,微创和无缝线是现今白内障手术的金标准。近年,更有部分角膜移植及玻璃体切除等眼科大型手术可以微创和无缝线手术模式进行,眼科医生只要在选择病例时应用得宜,病人便能得到较佳的手术效果。
然而,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微创手术亦有其限制。例如手术所需时间有时候比传统手术还较长,因此病人需要接受麻醉的时间也较长,增加心肺病患者的身体负荷。
而且微创手术所需的仪器设备较传统手术昂贵,如果资源分配不当则可能使受惠的病人减少。还有最根本的限制就是,并不是每种手术都适合使用微创技术,例如肿瘤过大,流血量多的手术,则必须使用传统方式才能完成。在如今「微创手术」的大气候下,懂得如何平衡它与传统手术的长短优劣、互补不足,是医生们要面对的重大挑战,遇到两者不知如何取舍的时候,医生便当以病人的福祉作依归,提供病人最适切的治疗为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