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劳动节走出车站口,西湖中心(Westlake Center)四周已聚集围观民众,气氛骚动不安,离去不久便听说市区已陷入混乱,警察正努力把抗议人潮赶往首都丘(Capitol Hill)。
1889年七月14日,共产主义重要推手恩格斯(Friedrich Von Engels,1820-1895),在第二国际(Second International,又称社会主义国际)成立大会上宣布五月一日为国际劳动节,从此,人民有了抒发己见的正当时日。每年五一,各大城市透过嘉年华、街头游行、音乐会传达对现实的不满,也少不了激进抗议场面。
五一劳动节走出车站口,西湖中心(Westlake Center)四周已聚集围观民众,气氛骚动不安,离去不久便听说市区已陷入混乱,警察正努力把抗议人潮赶往首都丘(Capitol Hill)。
1889年七月14日,共产主义重要推手恩格斯(Friedrich Von Engels,1820-1895),在第二国际(Second International,又称社会主义国际)成立大会上宣布五月一日为国际劳动节,从此,人民有了抒发己见的正当时日。每年五一,各大城市透过嘉年华、街头游行、音乐会传达对现实的不满,也少不了激进抗议场面。
在西雅图,五一这天西湖中心会聚集不同诉求的行动者(Activist),讨论关于失业、移民、劳工、全球化等议题。去年和几位在广场摆设帐篷的人员闲聊,一名西雅图大学社会系研究生表示:「在这里你可以和不同想法的人聊聊,每个帐篷都很有意思。」一个帐篷则名为「占领聚会所」(Occupy Sanctuary),表示要提供一个和平的歇息地。延续了「占领华尔街」的诉求,「We are the 99%」字样的布条到处可见,参与者许多是中产阶级,台前是轮番上阵喊话的社运人员,或代表底层心声的绕舌演出,一旁还有孩童能参与的彩绘活动。最终虽「不意外」仍有几间店面遭破坏,但民众和警方互守底线,并无太过失控的场面。
然而,今年五一却是场从理性变调至非理性的行动。一早约3000至4000民众从国际区(International District)一路游行至市区,高举「抗议资本主义、提升劳工权益和改革联邦移民法」的标语。下午六点后,游行人潮散去,转由另个团体占据街道;他们身着黑衣,并朝警方投掷石块并施放烟火,市区一度成为禁区。晚间十点,人群被警方驱散,十八名抗议者被逮捕,八名警方受伤,直到隔日,仍不见夜间抗议团体的诉求为何。
1999年11月,为抗议在西雅图召开的WTO会议,上千民众聚集市区抗议全球化,是西雅图近年来最具代表的公民运动。2007年,导演Stuart Townset以此为题,拍摄名为「西雅图之战」(Battle in Seattle)的记录电影;影片里,抗议者蒙面穿梭在警方施放烟雾弹的画面就此成为西雅图的抗议图腾,而写有BYE字样的地球图案也持续出现在未来的抗议场合里。
公民运动的输赢,关乎有理与否,并非抗议者必受垂顾。1999年WTO公民行动之所以成为指标,在于行动者的理念质量,而当年警方的强硬取缔,事后除了成为负面教材,更让当年的警察局长Norm Stamper因而下台。2013年五一夜晚,少了理念陈述,独留警民对峙,Seattle Times隔天虽仍以五一上午的和平游行为头版,但晚间行动却已模糊了游行的意义。根据社会运动理论,一场社运从招募到行动着实不易,首要克服Free Rider(搭便车现象),更要有资源投入和政治机会的酝酿,然而一场行动的成功或许不在起步,而在能否收尾妥当,乃至将情绪宣泄转为推动体制改变,而劳工至上、公平贸易、移民权益等名词也就不会只是口号。
备注: 关注公平贸易、游民、移民、劳工的朋友,可参考以下几个组织:Seattle Activism、Domestic Fair Trade Association、Northwest Immigrant Right Project、Youth C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