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共同社、法新社及新華網19日報道:去年退任日本資源廳長官的石田徹,被揭發由今年一月開始擔任東京電力公司的顧問,有輿論質疑是官商勾結,亦令東電在處理核泄漏事故中遮遮掩掩,甚至隱瞞重要資訊。石田徹就表示,會在本月底辭去東電顧問的職務。而這一事件令日本一個封閉自負、共存共榮的官商學利益集團逐漸浮出水面,當地媒體稱之為「原子能村」。
內閣官房長官枝野幸男19日說:「經濟產業省已知會政府,石田先生今早表示打算以個人理由在本月底辭職。」自然資源及能源廳是經濟產業省屬下單位,石田徹曾擔任廳長,直到去年8月才離開。
綜合共同社、法新社及新華網19日報道:去年退任日本資源廳長官的石田徹,被揭發由今年一月開始擔任東京電力公司的顧問,有輿論質疑是官商勾結,亦令東電在處理核泄漏事故中遮遮掩掩,甚至隱瞞重要資訊。石田徹就表示,會在本月底辭去東電顧問的職務。而這一事件令日本一個封閉自負、共存共榮的官商學利益集團逐漸浮出水面,當地媒體稱之為「原子能村」。
內閣官房長官枝野幸男19日說:「經濟產業省已知會政府,石田先生今早表示打算以個人理由在本月底辭職。」自然資源及能源廳是經濟產業省屬下單位,石田徹曾擔任廳長,直到去年8月才離開。
一天前,枝野表示,政府將要求經濟產業省的官員,不要在公用事業公司任職,包括原子能與工業安全廳和自然資源及能源廳的官員。枝野說,此舉旨在「避免引起公眾懷疑公司與監管機構之間有不良關係」。
其實,福島核電站事故發生以來,日本公眾就非常困惑:為什麼核電站的抗海嘯設計標準這麼低?為什麼政府沒有及時介入救險?為什麼核電安全監管機構雲遮霧障?在輿論的不斷追問下,日本官商勾結的「原子能村」浮出水面。
這個被稱為「原子能村」的小圈子主要由3方面組成:其一是東電為首的電力企業和日立、東芝等核電設備商(企業);其二是經濟產業省資源能源廳和原子能安全保安院的官僚集團,是電力企業的行政監管部門(政府監管部門);其三是核工業、核物理等領域的專家學者,主要分布在原子能安全委員會以及文部科學省的原子能研究開發機構等部門,任務是提出核能相關政策,監督核電安全運營,提供核能研究成果(學術界)。
這原本是一套各負其責、互有牽制的體系,但實際上卻淪為一個盤根錯節、利益均沾的小圈子。而東電在其中起著「龍頭大哥」的作用。
「原子能村」中,處處可以發現東電的人脈和金錢。比如,原子能委員會由5名委員構成,其中之一就是東電原高管尾本彰。今年1月,剛剛退休的資源能源廳前長官石田徹宣布出任東電顧問。東電副社長武藤榮則是資源能源廳下屬原子能安全保安部會的委員。
原子能安全委員會現任委員長班目春樹原先是東京大學教授。2007年,他在圍繞靜岡縣濱岡核電站關停的官司中充當被告中部電力公司的證人。他當時作證說,應急電源絕對不可能全部毀於地震。而在福島核事故中,恰恰是由於應急電源出現故障,導致反應堆無法及時降溫。
這些年,東電屢屢曝出篡改核電站安檢數據、不規範操作等醜聞,但都輕易躲過政府制裁。運行已有40年的福島第一核電站1號機組原本今年3月到廢堆年限。但就在2月份,又獲得原子能安全保安院批准延長運營10年。
本月初,包括原子能安全委員會兩名前任委員長在內,日本16名核能專家聯名發表應對事態的「緊急建言」,率先先向國民道歉。而一直置身「村」外的核專家安齊育郎則忠告同行和政府:不隱瞞,不撒謊,不刻意淡化。這樣才有可能避免事態繼續惡化。
政府監管體系的弊端也引起了重視。日本首相菅直人已表示,原子能安全保安院有必要從經濟產業省中分離出來。執政的民主黨內有一種意見認為,應該把保安院和內閣府的原子能安全委員會合併,仿照美國核管理委員會,成立一個更具獨立性的核能安全監管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