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万胜节与中国孟兰节

Must Read

万圣节(Halloween)是西方传统节日,在每年的10月31日。当晚小孩会穿上奇装异服,戴上女巫妖魔的面具,挨家挨户收集糖果。节日主要流行于英语世界,如不列颠群岛和北美,其次是澳大利亚和纽西兰。

万圣节(Halloween)是西方传统节日,在每年的10月31日。当晚小孩会穿上奇装异服,戴上女巫妖魔的面具,挨家挨户收集糖果。节日主要流行于英语世界,如不列颠群岛和北美,其次是澳大利亚和纽西兰。

万圣节英文称之 Halloween,实为 All Hallow Eve 的缩写,类似于平安夜被称为 Christmas Eve,是指万圣节(All Hallow Day)的前夜。Hallow 来源于中古英语 halwen,与 holy 词源很接近,在苏格兰和加拿大的某些区域,万圣节仍然被称为 All Hallow Mas,意思是在纪念所有的圣人(Hallow)。那一天,要举行的弥撒仪式(Mass)。另由于中文世界的文化隔阂,时常将万圣夜误称为万圣节。

类似圣诞节和复活节,万圣节也是来自于基督教对其它宗教的节日的吸收、改造和重新诠释。万圣节起源于不列颠凯尔特人的传统节日,在10月的最后一天,他们相信这是夏天的终结,冬天的开始,这一天是一年的重要标志,是最重要的节日之一,被称为「死人之日」,或者「鬼节」。据说这一天各种恶鬼出没,死去人们的灵魂也会离开身体,在世间游走。这一天的晚上出外也就格外危险。人们会把食物放在门口吸引有主的鬼魂灵魂,同时又为了吓走邪恶的鬼魂,凯尔特人也会戴上面具。

当天主教传教士登陆不列颠诸岛的时候,传教士们为了压制这种被他们视为异端的德鲁伊传统,就把这一天之后的11月第一天定为万圣节,纪念天主教的圣人们,希望以此打压这些鬼怪观念。所以应是先有鬼节,后有万圣节。也因为这个原因,实际上万圣节和鬼节的习俗,主要是在英伦三岛和北美即前英属殖民地开始,也就是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纽西兰等等地方。其中美国的万圣节前夜传统最初由来自爱尔兰和苏格兰的移民于19世纪传入,而其他发达国家则于20世纪末受美国流行文化影响而开始庆祝「万圣夜」,目的似为好玩而已。

万圣夜通常与灵异的事物联系起来。欧洲传统上认为是夜乃万圣节鬼魂世界最接近人间的时刻,这传说与中国的孟兰节类似。

美国明尼苏达州的 Anoka 号称是「世界万圣节之都」,每年都举行大型的巡游庆祝。

而中国农历七月十五日(有些地方是七月十四日,相传是宋代末年蒙古人入侵某地,居民为逃难而提早一天过节),道教称为中元节,佛教称为孟兰盆节(孟兰此乃梵语即地狱之意,它又简称孟兰节),民间旧称鬼节,七月半,中元普度。相传那一天,共有十八层的地狱大门打开,阴间的鬼魂会全部释放出来,饿鬼到处求食。有主的回家去;没主的就到处游荡,徘徊于任何人迹可到的地方找东西吃。所以人们纷纷在七月里以诵经作法等事「分施衣食及普度」,以普遍超度先人和野鬼孤魂,恐防它们为祸人间,又或祈求鬼魂帮助治病和保佑家宅平安。因此南方地区都在这一天有普度的习俗。

民间的祭祖活动一般在七月十五之前进行,并不侷限于特定的一天。通过一定仪式,夜晚接先人鬼魂回家,每日晨、午、昏,供三次酒食,直到先人返回阴曹为止。送回时,烧钱纸封包,称烧「包衣」,或者还有法事(或佛或道)。在有些地方(如江西、湖南),中元节是比清明节更重要的祭祖日子。

- Advertisement -spot_img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

- Advertisement -spot_img

Latest News

The Village Project

只要你当上爸爸或妈妈,不论你是否可以在...
- Advertisement -spot_img

More Articles Like This

- Advertisement -spot_i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