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波华人心声」英文新书发表会

Must Read

讲述1934年到1968年期间,35位华人留学生来美奋斗成功故事的英文书「第二波华人心声」(Voices of the Second Wave: Chinese Americans in Seattle,1934-1968),自上(2011)年7月13日在南卡州Charleston市出版发行以来,深受华人嘱目。该书编者兼记者、知名作家Dori Jones Yang女士,为使更多主流社会人士了解华人在美奋斗、贡献经过,特于4月21日(周六)下午4时在西雅图中国城「陆荣昌博物馆」举行新书发表会。

讲述1934年到1968年期间,35位华人留学生来美奋斗成功故事的英文书「第二波华人心声」(Voices of the Second Wave: Chinese Americans in Seattle,1934-1968),自上(2011)年7月13日在南卡州Charleston市出版发行以来,深受华人嘱目。该书编者兼记者、知名 作家Dori Jones Yang女士,为使更多主流社会人士了解华人在美奋斗、贡献经过,特于4月21日(周六)下午4时在西雅图中国城「陆荣昌博物馆」举行新书发表会。

 

彭慎副处长,出席发表会。当日出席嘉宾,除该馆馆长Beth Takekawa女士(日裔)、发表会3位主讲人–古嘉训院长(Peter Ku)、廖保和董事长(Paul Liao)、柯李保馨女士(Maria Koh)、外,另有书中15位作者及其家人、主流人士、侨胞、侨领等约100上出席,气氛热烈融洽。

「第二波华人移民」始于1931年起,日本不断侵略中国,中国共产党兴起,大陆政、济情势钜变,虽有中华民国政府领导对日8年抗战,美国随后加入,取得胜利,但1949年共产党占据大陆,东亚、台海情势大为紧张,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对抗苏联为首的「共产阵营」(或称「东方阵营」),进行「冷战」,促使中国移民大批来美(Mass Migration),寻找「安全」栖身之地。时间就在1934年至1968年之间。

此时期移民大多为留学生,知识水准高,讲国语居多,以台湾、香港、东南亚学生为主,初始历经英语表达困难、种族歧视,惟终能克服困难,大多有成,属高薪阶级。但有关他们努力奋斗经过,却少有报导,为了弥补这一缺憾,编著此书。书中接受她访谈的35人都是最后在西雅图定居、奋斗有成的人,是典型的代表性人物(representatives)。

- Advertisement -spot_img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

- Advertisement -spot_img

Latest News

Issaquah新室内游乐场   小小工程师育成

你家小孩特别喜欢驻足观察建筑工地、路边...
- Advertisement -spot_img

More Articles Like This

- Advertisement -spot_i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