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人李敦白  一位见证历史的美国大兵与文革的恩仇

Must Read

The Revolutionary《革命人李敦白》(The Revolutionary)为2012年第38届西雅图国际电影节参展影片,是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olumbia Broadcasting System)前资深记者艾瑞德雷斯恩(Irv Drasnin)对近代中国传奇人物之一──李敦白(Sidney Rittenberg)的访谈记录片。

The Revolutionary《革命人李敦白》(The Revolutionary)为2012年第38届西雅图国际电影节参展影片,是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olumbia Broadcasting System)前资深记者艾瑞德雷斯恩(Irv Drasnin)对近代中国传奇人物之一──李敦白(Sidney Rittenberg)的访谈记录片。

话说在1958年的大跃进及1969年至1976年的十年文革,造成数以千万计的中国人民死于非命,更导致中国在这20年间远远落后于世界发展的赛场之外。对于这段历史的真相,几十年来,世人仅是雾里看花,无法真切领略当时究竟发生何事,更偟论能知晓在那样动乱的中国,其实有着一名美国大兵默默的参与历史,见证历史。

1946年国共内战时的延安,当李敦白走进毛泽东会晤客人的小房间时,便揭开了其不凡生平的序幕,亦注定了他与中国的纠葛恩仇。

李敦白于194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第一位外国籍中国共产党员,又在文化大革命时,担任中国政府对外宣传革命理念的重要角色。对于这么一位「非典型」的美国人,德雷斯恩花费五年的时间,与李敦白做深度访谈,将鲜为西方所知的近代中国史清楚呈现,亦描绘了李在中国的曲折际遇。

The Revolutionary李敦白生于南卡罗莱纳州(North Carolina),大学时期便参与许多政治运动,包含工会抗争及黑人解放。1942年,李决定从军,并随着美国军队前往中国,时值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国民党争权夺位之际。当时,中国共产党需要许多人才帮助「解放」中国,而来自美国又精通汉语的李敦白便是毛政权首要延览对象。据李在影片中回忆:「在我准备随军返美的当天,一名共党领袖出现在我的住处,说服我留在中国。他说中国正缺乏『工程师』,能为中国和美国搭建桥梁的工程师。」未经多想,李便答应了其提议,并附带要求得让他加入中国共产党:「我不回去美国等于已决心和美国断了连结,若在中国不能加入共产党,便又是和所在之处断了连结,如此一来,我便成为没有连结的人。」

至此而后,李敦白与中国的所结下的连结却远比自己预期的还要深刻。在美国左派作家安娜史特朗(Anna Strong)访中期间,李敦白即担任即时口译,亦多次为党内高层翻译中美往返电文。然而,李敦白全心全意地想在中国做贡献,却无端反而因政治迫害而受了两次牢狱之灾。1950年,因其特殊身份,李卷入了「史特朗间谍事件」,而被误为间谍被捕入狱。文化大革命时,李更因看透文革的真相与人民的疾苦,多次向毛妻江青建言,却因此而被打为「五一六分子」入监长达十年,其妻更遭受不仁道的劳改及虐待。直至1976年,毛泽东长逝,文革结束,李敦白夫妇才得以平反释放。

李敦白于1980年结束长达35年的中国之行回到美国。影片的最后,李对自己如是定位:「我一直认为自己见证著历史,而某种程度来说,亦参与了中国开放改革的过程。」

30年后的今日,当代人,甚至是当代中国年轻人对于文化大革命的了解是一无所知。不过,透过本纪录片,透过李敦白诚恳及真实的记述,让中国近代最轰动与荒诞的一段历史终能清楚展露于世,而不为时代的洪流所淹没。

 

SIFF Screening:
5/27 530pm Harvard Exit & 5/31 430pm Pacific Place

http://revolutionarymovie.com

- Advertisement -spot_img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

- Advertisement -spot_img

Latest News

甜蜜夏日品尝一口新鲜甜

甜牙齿可能一年四季都在嘴馋甜食,即使您...
- Advertisement -spot_img

More Articles Like This

- Advertisement -spot_i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