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人情500不要来!」香港近日在网络疯传一名准新娘表明只付500元(港币)做人情的朋友不要出席她在酒店举办的婚宴,引起全城争议,也令人反思人情到底何价?
「结婚人情500不要来!」香港近日在网络疯传一名准新娘表明只付500元(港币)做人情的朋友不要出席她在酒店举办的婚宴,引起全城争议,也令人反思人情到底何价?
人情是指送给新人的礼金,表达对新人的祝贺。人情的多寡,要视乎被邀请亲友与新人的交情,而在香港亦有酒楼婚宴人情500元、酒店800元的说法。
由于获邀出席婚宴要支付人情,所以也有人将此形容为收到「红色炸弹」,在某程度上反映出并非所有人心甘情愿地出席朋友的婚宴。
在工程界工作的简先生刚刚在今年10月举行婚宴,他也为邀请朋友出席婚宴而伤透脑筋。他和太太本来不想摆设婚宴,但却过不了父母的那一关,最终还是要不情愿地摆酒席。
「摆酒席就要有一定的场面,最少都要有十桌以上才见得人……」为了场面壮观,简先生甚至发帖邀请一些已有十多年没连络的朋友参加他的婚宴,「坦白说,出席婚宴的朋友,很多都是关系一般,有些甚至是很少来往,但在情理上得来赴宴。」
简先生明白不少前来赴宴的都是「消费者」,为了让宾客感到「物有所值」,婚宴不能缺少名贵菜式,这样也够体面一些。他坦言,婚宴花费巨大,造成沉重的压力,因此希望从人情中最少收回成本。
网民「无壳族」认为,婚宴做人情除了「合资」吃一餐,也应该额外多给一点作为贺礼,毕竟婚礼花费大,有点贺礼帮补是好事,否则礼金也不叫做人情。但网民「Freda」质疑「为何香港的婚宴一定要搞大龙凤(合演一场戏),一班亲朋好友吃餐好的,分享喜悦就可以」。
不少女性视结婚为一生一世最美好的日子,憧憬举行梦幻婚宴,让自己留下美好的回忆。以往传统婚宴在酒楼举行的人情公价是500元,但随着越来越多新人选择在更高级的酒店举行,公价也上移至800元。
在美国落地生根结婚生子的华人,有的会从简,在市政厅签纸,亦有人会到教堂让神父牧师证婚,或豪花数万美元在古堡式庄园办婚宴。
人情方面,在美国送结婚礼物有个特殊的风俗,就是由新婚夫妇在婚礼前的几个月内,找到一家或数个心仪的百货公司选好两个人婚礼或是婚后要用的东西,列好礼物单,从厨房工具到床上用品,包罗万象,价格从低到高都有。客人和朋友们可以在各地直接到这些公司的连锁店或者是通过网际网路,从这礼品清单上挑选符合自己购买能力的礼物送给新人。亦有华人朋友会根据传统,给新人带来中式的礼物──红包和首饰。参加婚礼的朋友都送会包100到300美元不等现金。
婚礼是否豪华才有面子?这个问题最近在香港再次引起热议,有网民便指「香港婚礼模式应来一场革命」,摆酒传统,有时是为了迎合父母和长辈而已,不少人其实只想分享喜悦,所以理想的婚礼应是一场派对,与家人朋友轻松享受这一重要日子就已足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