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誉、穆迪和标准普尔等三大信评机构,全都看衰戴尔(Dell)电脑规模达244亿美元的私有化行动。周二惠誉和穆迪同时大幅调降戴尔的信评,前者更将其降至垃圾级,标普也把戴尔列入考虑降评的观察名单之中。三大信评机构并且警告还会继续调降戴尔信评。
惠誉、穆迪和标准普尔等三大信评机构,全都看衰戴尔(Dell)电脑规模达244亿美元的私有化行动。周二惠誉和穆迪同时大幅调降戴尔的信评,前者更将其降至垃圾级,标普也把戴尔列入考虑降评的观察名单之中。三大信评机构并且警告还会继续调降戴尔信评。
戴尔周二证实其私有化行动,以244亿美元出售给创办人麦克.戴尔(Michael Dell)与私募基金银湖。尽管戴尔此举主要是为东山再起,然而惠誉把戴尔的长期信评,一口气调降5级至BB+,沦为垃圾等级。穆迪也把其长期信评,调降2级至Baa1,距离垃圾等级还有3级。
虽然标普维持戴尔的信评在A-不变,但也跟另外两家信评机构一样,暗示可能把戴尔的信评连降几级。
戴尔电脑创办人与私募基金银湖资本提出以244亿美元私有化,其中微软出资20亿美元,但微软不会获得董事局席位或运营控制权。《华尔街日报》分析称,微软出资助戴尔电脑私有化,是避免戴尔推出使用Google Android平台的设备,保住微软的视窗(Windows)阵营。
消息人士称,戴尔或银湖资本并无资金压力,需要微软出资协助私有化,但一向主打销售软件的微软去年推出自家品牌平板电脑Surface后,便打破了以往微软及硬件厂商「河水不犯井水」的平衡,银湖资本希望戴尔电脑能与微软加强关系,便要求微软出资20亿美元参与这项交易,而微软会以类似债券的方式投放20亿美元资金,而不会取得戴尔的股份,或在董事局取得席位。
现时微软及Google的平台大战日趋白热化,全球第2大个人电脑制造商联想电脑已做好两手准备,推出Google的Android平台的流动设备,戴尔则仍旧是微软视窗阵营的忠实支持者。
《华尔街日报》分析指出,微软出资助戴尔电脑私有化,得到的回报似乎是获戴尔表态,不会开发Android设备,保住视窗阵营完整。现时全球每10部使用视窗的新个人电脑,其中1部便是由Dell制造。
虽然微软强调协助戴尔电脑私有化,仅属「被动」投资,但此举实际相当于微软投资在硬件业务,容易引起HP及联想等电脑制造商担心,微软的投资变相资助在业界的竞争对手,以及在财雄势大的微软支持下,其他电脑制造商更难击倒De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