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座城市都有段关于「大火」的过往。西元64年,尼录烧掉罗马城,烧掉人心;1666年9月2日,伦敦的派皮斯(Samuel Pepys)在日记中记载:「Jane comes and tells me that she hears that above 300 houses have been burned down to-night by the fire we saw, and that it is now burning down all Fish-street, by London Bridge.」而一场百年前的西雅图大火,正是这故事的起点。
每座城市都有段关于「大火」的过往。西元64年,尼录烧掉罗马城,烧掉人心;1666年9月2日,伦敦的派皮斯(Samuel Pepys)在日记中记载:「Jane comes and tells me that she hears that above 300 houses have been burned down to-night by the fire we saw, and that it is now burning down all Fish-street, by London Bridge.」而一场百年前的西雅图大火,正是这故事的起点。
从小我就喜爱书店甚于看书,到西雅图念书后更独钟佛瑞蒙(Fremont)或大学区(U-District)的老旧二手书店;我总爱在书柜后窥探老板,有时是遇见知音,掏心畅谈到连生意都不顾,有时则成英雄,坚毅地走进书堆中找出传说的珍本。在我心底,「书店老板」就像「马丁与柯恩」的法兰克或「街角书店」的凯萨琳(注一),既沉着,又感性。
一天,从朋友那打听拓荒者广场(Pioneer Square)有间名为NewBerry Books的小书店。书店形势奇特,甚至可追朔到1889年。那年,一场大火烧掉西雅图拓荒者广场因淘金而兴起的城镇,就此改变城市的面貌;大火之前,艾略特湾边(Bay Elliot)的房屋低于海平面,涨潮期间饱受淹水之苦,大火之后,路面垫高,昔日的二楼成今日的一楼。时至今日,旧时废墟成为观光客热爱的「地下城之旅」,几间商店或书店在下方交错,NewBerry也在其中。
书店位于西方公园(Occidental Park)旁大楼内的地下商店区,穿过扑鼻的烘培香,沿阶而下往左边走几步便是;它相当迷你,主空间由三层书柜隔开,还有间放置科幻小说的阅读室,空间虽小,却摆有长型玻璃展柜,内有挑选的精本和日本饰品。
「这间书店由我和妻子共同经营。我们在华盛顿大学认识,她来自琉球,我家乡则在芝加哥;我在杰克逊学院(Jackson School)的东南亚研究所就读,她则主修妇女研究。」
「她毕业后到东京工作,半年后我跟着到日本,随后结婚、生女,我也有了份敎英文的稳定工作。」
「九○年代日本经济萧条,日本人对学习英文的热情大减,我们决定搬回西雅图,并在大学区和拓荒者广场开了两间书店。」
那天店内并无客人,我和老板先是闲聊,接着聊起书店的过去。
「我们原先仰赖欧洲观光客,最近却因经济危机连带影响书店的生意,更别提电子书的冲击。」
老板年轻时在大学区老书店打工,却从未体认到经营的困境,而每天最开心的事,便是和那时仍是女友的妻子在咖啡厅会面。如今独立书店面临经营危机已非新鲜事,书店老板壮士断腕,只为不让曾有的梦想成为生活的重担。
「独立书店和连锁书店最大的不同,在于独立书店的都是由老板选书,因此每间书店都有自己的特色,而非千篇一律。 」
「你可以不带任何想法,不带任何目的进门,但即便只是翻翻书,随意逛逛,这个空间却会让你思考。」
Newberry如今已歇业,但这段关于书本与书店的对话,却让我给记下。如果时空倒错,法兰克和凯萨琳会如何面对?他们标志了一个以纸本书保存知识遗产的世代,会在曾停留于此的读者心中驻足已久,就像百年前的西雅图大火,偶尔仍不经意要被提起!
(注一)法兰克(Frank Doel)是《查令十字路84号》里,「马丁与柯恩」(Marks & Co)的书店负责人,而凯萨琳(Kathleen Kelly)则是电影电子情书的「街角书店」老板。
备注:本文经Newberry老板同意后刊登。歇业后的Newberry,目前仍有提供网路贩书的服务,并有来自泰北的手作纸,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参考:http://www.newberrybooksseattl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