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意有余,力道不足 ──电影「花漾」简评

Must Read

台湾知名导演周美玲继同志三部曲:「艳光四射歌舞团」、「刺青」、「漂浪青春」之后,又一最新力作「花漾」,未上映就在台湾造成不小轰动,而此次来到西雅图参与西雅图国际影展,亦受到不少西雅图影迷的支持。

台湾知名导演周美玲继同志三部曲:「艳光四射歌舞团」、「刺青」、「漂浪青春」之后,又一最新力作「花漾」,未上映就在台湾造成不小轰动,而此次来到西雅图参与西雅图国际影展(Seattle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亦受到不少西雅图影迷的支持。

曾被喻为同志代言人的周美玲,与前几部电影的主题──同志议题──不同的是,在「花漾」中,她处理的是异性之间的爱情难题,并破天荒的首次以古代为时空背景。

「花漾」的故事起于明朝末年的台湾岛,讲述一对双胞胎歌伎与海盗所发生的情爱纠葛,与人性考验。

本片无论在题材上或是时代背景上,都是台湾电影界的一大突破,然而最后呈现的结果却未如笔者预期──台词与导演的叙事能力是本片的瑕疵。与「刺青」相同的,「花漾」所要阐明的精神也许很深刻,可在片中所有的议题都仅仅是隔靴瘙痒,点到为止,未能深入探讨,使得许多角色沦为花瓶,无法好好发挥。

再者,导演虽曾解释:因想要表现一种具有「台味」的古装戏,故在台词方面不追求字正腔圆。不过,以一个观众的角度来看──毕竟就罗兰‧巴特(Roland Barthes)的「作者已死」(The death of the author)之说,说故事者在故事说完后便完全退场,观/听众才是主体──台词已不是如导演所说的,呈现一种「台味古调」,而是完全未考究时代语境,令演戏的口条不清 ,看戏的坐立难安,于是有时空错乱之嫌。

此外,周美玲擅长纪录片的拍摄,也就是让片中人物自己说著自己的故事,让影片本身与观众做忠实的对话,而导演的个人意志便隐藏在深处。也因如此,这可能造成周导演最大的弱点──说故事的张力与深度稍嫌薄弱。

一般电影并非纪录片,剧本的台词很重要,导演引领演员的功力很重要,导演说故事的技巧至为重要。纪录片是让当事者说出自身的故事,可电影是需要导演叙述出他想要观众听的故事。然笔者认为,周导演似乎无法将她内心澎湃的感受完全透过电影表露出来,一直想要以某种「客观」的手法再现可能会深入骨髓的题材,但过于冷静拍摄方式,使得这些议题最后仅仅在瞬间于观众心里起了小小的涟漪,而未能掀起情感上的涛涛大浪。

走笔至此,虽说「花漾」具有些许不足之处,但整体而言依旧能在台湾电影史上被记上一笔,毕竟新意创意是有的。因环境影响与票房考量,不少台湾电影在题材上沦为窠臼,「花漾」至少突破了这一点。我们相当冀望周导演的下一部作品,期能继续为台湾电影界开先河。

- Advertisement -spot_img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

- Advertisement -spot_img

Latest News

感恩节甜品预订哪一家?

有仪式感的朋友大概正在规划感恩节庆祝活...
- Advertisement -spot_img

More Articles Like This

- Advertisement -spot_i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