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食疗 打通血路

Must Read

日常生活中预防血管不畅通的药膳饮食,多以活血祛瘀、舒利通络为原则,因此,在食材的挑选上,可多吃活血养血、化瘀散结、疏通经络和养阴理气的食物。

日常生活中预防血管不畅通的药膳饮食,多以活血祛瘀、舒利通络为原则,因此,在食材的挑选上,可多吃活血养血、化瘀散结、疏通经络和养阴理气的食物。

现代上班族久坐办公室、运动量少,再加上炎炎夏日多待在冷气房里,常会出现手麻脚麻的情形,这种气血运行不畅的状况,其实就是我们常说的「血路不通」。传统中医论及血路不通,多半与血瘀体质相关,但你可能不知道,许多心血管疾病如脑中风管等,很可能是因血瘀而起。

中医谈论血路不通,主要论及血瘀证候,凡离开经脉的血液,若不能及时排出或者消散,而滞留于人体内的血液,或因为血液运行不畅,而积于经脉或脏腑组织器官之内的血液,都称为瘀血。由瘀血内阻而引起的病症,则称为「血瘀证」。台湾基层中医师协会理事长陈潮宗指出,气血循行不畅或是瘀血内阻,就容易产生血瘀体质。

一般而言,轻度血瘀体质的患者,常有瘀斑、疼痛的症状,通常形体消瘦、毛发容易脱落,肌肤干涩或出现皮肤粗糙、干燥、角化,外观皮肤呈褐色,女性多见痛经、面色晦暗等征状出现。至于血瘀体质情况严重者,则容易成为血栓、出血、脑中风、心脑血管等重大疾病的高危险群。然而,造成血路不通的原因有很多种,陈潮宗归纳出以下几个类别:

血路不通的原因

1. 外力因素:如外伤、跌倒等损伤造成体内出血,未能及时排出或消散,蓄积在体内形成瘀血。

2. 血气停滞:由于体内气滞,进而导致血行不畅而形成瘀血。

3. 寒冷体质:因为体内血寒,导致血脉凝滞受阻。

4. 燥热体质:主要是因为体内血热,以致血液壅聚、血液受煎熬浓缩所形成的瘀血。

5. 气虚体质:气虚则体内气血运行推动无力,导致血液循环缓慢而形成瘀血。

打通血路对症治疗

中医治疗血路不通问题,会根据致病的原因,而采取不同的治疗方式,分别如下:

1. 活血化瘀法:活血和化瘀是两个既有密切联系,又有一定区别的概念。活血主要是解决血液流速的异常,而化瘀则主要是解决血液黏稠度的异常。治疗上,则以活血为主,用于上列外力因素之血瘀证。

2. 行气活血法:这个疗法,主要是用于上列血气停滞之血瘀证。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凝,血凝日久则为血瘀。意思是说,气行在先、血流在后,乃正常的生理现象。同时说明了血瘀的形成与气滞关系的病理机制,因此,活血化瘀必须深刻理解行气是活血先导的内涵,这也就是为什么在运用活血化瘀疗法的时候,常常需要选用一些理气的药材。

3. 散寒宣瘀法:对于上列寒冷体质的血瘀证,必须使用散寒宣瘀法来加以治疗。所谓散寒宣瘀乃是温通散寒药与活血祛瘀药合用的治疗方法,用于血瘀证兼有表寒者。表寒外袭、腠理闭塞,日久致肌肤血行不畅,凝而为瘀。治疗当以散寒宣瘀为主,寒邪一散、腠理疏通、血液畅流,瘀血随之宣散。

4. 清热行瘀法:临床上,毒热血瘀的形成原因有二,一是由于肌肤受血热、毒热与湿热之邪,气血运行受阻而形成血瘀证;二是肌肤气血凝滞,郁久化热而成。所以,治法宜清热行瘀,以活血药与清热药合用为治疗方法。清热行瘀法,主要是用于上列燥热体质之血瘀证的治疗。

5. 益气活血法:形成气虚血瘀证的原因有二,一是因为脾胃虚弱、中气不足、外卫不固、风寒湿邪侵袭,郁于肌肤,血行不畅,凝而为瘀;二是气为血之帅,气虚则无力推动血行,血行不畅,结而为瘀。治疗当以益气活血为法,以补气药为治疗方法,此法多用于上列气虚体质血瘀证之治疗。

预防血管阻塞药膳

日常生活中预防血管不畅的药膳饮食,多以活血祛瘀、舒利通络为原则,因此,在食材的挑选上,陈潮宗建议多吃活血养血、化瘀散结、疏通经络、养阴理气的食物。但是要特别注意的是活血化瘀这类的药膳,孕妇及有出血病史的人,都不宜食用。

【山楂红糖汤】

材料:山楂10枚、水500c.c.、红糖适量。

作法:1. 将山楂冲洗干净,去核打碎,放入锅中。2. 加清水煮约20分钟,待煮滚后熄火,加入红糖进食。

功效:山楂可降血脂,有活血、祛瘀、止痛之功。红糖具有益气养血、健脾暖胃、驱风散寒,活血化瘀之效。

【黑豆川芎粥】

材料:川芎10克、黑豆25克、粳米50克、红糖适量。

作法:1.将川芎水煎去渣,留汁待用。2.先加黑豆煮熟,再入粳米同煮为粥,最后放入红糖即成。

功效:可活血祛瘀、行气止痛,血瘀体质偏于气滞血瘀的人最适合。

【活血茶叶蛋】

材料:鸡蛋320克、丹参15克、红花15克、核仁10克。

作法:1.先将丹参、红花、桃仁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水,熬煮30分钟。2.离火冷却后再上火,放入鸡蛋同煮10分钟。3.蛋熟后取出,约略敲破蛋壳,再放入锅以小火煮至蛋清变成紫红色即可。

吃法:去蛋黄吃蛋白,每日2~4颗。

功效: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面色紫黯、唇黯舌紫等症状。

【麻油鲷鱼片粥】

材料:鲷鱼100克、米100克、油1茶匙、盐1/2茶匙、麻油1茶匙、姜10克(切丝)、葱1根(切葱花)、胡椒粉1/4茶匙。

作法:1.将鱼肉去鳞及刺,洗净切成薄片;米淘洗干净备用。2.在沙锅内加水1公升,大火烧开,把米下锅煮成粥。3.米煮熟时放入鱼片稍沸,加入油、盐、姜、胡椒粉、姜丝搅匀。4.最后放上葱花、淋上些许麻油即成。

功效:适用于脾胃虚弱、气血不足、体倦少食、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具有健脑益智、降低血脂、抗粥状动脉硬化、抗血栓形成、缓解衰老等功能。

预防血管阻塞茶饮

【番茄芹菜汁】

材料:番茄200克、芹菜50克、柠檬汁20克。

作法:1.番茄洗净去皮,切成小丁;芹菜洗净去叶,切成小段。2.将番茄、芹菜,放入果汁机中榨汁,倒入杯中,加柠檬汁调味即可。

功效:富含维生素A及维生素C,利于稳定血管健全功能。日饮1杯,能使血管畅通、强化血管壁弹性。

【薏仁丹参饮】

材料:薏仁、白术各15克,益母草、丹参各10克,水600c.c.。

作法:1.所有药材入锅,先以大火煮沸。2.煮沸后再以小火煮10分钟后熄火,放凉即可饮用。

功效:薏仁美白、消水肿,白术健脾胃,益母草舒肝理气,丹参活血化瘀。代谢不佳者,常有痛经、脸色黯沉、月经颜色偏深有血块等。

【枸杞红枣饮】

材料:枸杞、何首乌、黄耆各20克,去籽红枣3~4颗,水600c.c.。

作法:1.先将所有药材以大火煮沸。2.煮沸后再以小火煮10分钟,熄火后放凉即可饮用。

功效:枸杞补血、何首乌补肝肾、黄耆补气、红枣补脾胃,使肌肤红润有光泽。营养不均衡、减肥导致脾肾虚弱、面无血色、月经延后、白带多。便祕、口臭者不适合。

- Advertisement -spot_img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

- Advertisement -spot_img

Latest News

趣味夏日不要停!

大西雅图夏日趣味百百种,像多采多姿水上...
- Advertisement -spot_img

More Articles Like This

- Advertisement -spot_i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