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於菲律賓背後有美國撐腰,中菲兩國發生大規模的戰爭機會不大,但兩國關係日趨緊張,衝突難免增加,例如中方會借故捉拿菲律賓漁民,或限制內地人遊菲,以作報復。
菲律賓人質事件,已提升至中菲雙方角力的戰場。菲方不會害怕香港政府的所謂制裁,反而忌諱中方採取報復行動,故阿奎諾三世口出狂言,藉以暗示自己有美國在背後撐腰及戰略上的位置,警告中方勿向菲亂來,但實際只是狐假虎威,政治「語言偽術」,作用不大。他亦相信,中菲雙方現階段不會出現大規模戰爭,但不排除衝突日益增加。
繼日本首相安倍晉三1月底公開將目前的中日關係比喻為一戰前夕的英國和德國,指最終難免一戰後,菲律賓總統阿基諾三世周二接受《紐約時報》專訪時,又以納粹德國暗喻當下的中國,他呼籲全球各國以更多的實際行動支持馬尼拉,抗衡北京將菲國附近的島嶼納入主權範圍,並以西方國家當年無支持捷克,最終導致希特勒在二戰爆發前一年侵佔捷克的歷史,與當前菲律賓的「困境」相提並論。
新華社就發表評論文章,批評阿基諾三世將中國暗喻為納粹德國,顯示他是一名業餘政客,對歷史和現實無知。文章強調,中國希望透過對話和協商,在平等基礎上解決南海爭議。
阿基諾三世對《紐約時報》說:「倘若我們現在對一些我們認為是錯誤的東西說沒有問題,那如何確保這些錯誤將來不會進一步惡化呢?…什麼時候你會說『受夠了』呢?嗯,這個世界必須說出來——記住蘇台德地區(Sudetenland)是為了安撫希特勒,希望藉以阻止二戰爆發才(從捷克)割讓予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