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吃早餐的人可能有很多原因:太忙,没空吃或没早餐可吃;没胃口,不想吃或吃不下;没有这个习惯,不吃早餐又不会死;以及减肥。
没胃口,不想吃或吃不下的人,可能觉得委屈,因为并不是不爱惜身体才不吃,而是真的「一点也吃不下。」这种人其实应该注意了,你的身体正幽幽地发出警告,抗议你的作息不正常。
不吃早餐的人可能有很多原因:太忙,没空吃或没早餐可吃;没胃口,不想吃或吃不下;没有这个习惯,不吃早餐又不会死;以及减肥。
没胃口,不想吃或吃不下的人,可能觉得委屈,因为并不是不爱惜身体才不吃,而是真的「一点也吃不下。」这种人其实应该注意了,你的身体正幽幽地发出警告,抗议你的作息不正常。
此外,如果前一天熬夜,胃肠失调失序,第二天就会没有食欲;而且生理时钟错乱,早上成了晚上,饮食习惯当然跟着不正常。
如果你前一天的晚餐吃得太饱、吃得太晚,或是吃了大量的宵夜,肚子塞得满满的入眠,由于睡眠时间新陈代谢缓慢、胃肠活动也放慢,造成脂肪消耗不掉,只得囤积体内,身体发胖;并且胃肠内容易积存废气,明晨起床觉得浑身懒散、打不起精神,而且胃口也不好。
其实,吃不吃早餐和运不运动一样,可能是一种习惯,可能是一种观念,也可能是一种整体生活形态的展现。但是,不吃早餐造成的不良影响,既深且广,从对胃肠的伤害到罹患慢性病,甚至心神不宁、身材走样。
第一个要戳破的是「不吃早餐有助减肥」的迷思。
不相信?带你去看看日本人如何训练相扑选手,你就明白了。相扑选手不吃早餐就做剧烈的运动,然后在空腹状态下摄取大量的食物,旋即午睡,这样一来,很容易产生超重的肥胖体型。
因为不吃早餐即剧烈练习所引起的空腹状态,会使血液中的糖分降低,低血糖会促进生长激素的分泌;然后摄取大量的食物,使得生长激素的分泌更旺盛,组织脂肪就会不断增加。如果持续这种生活方式,脂肪也会持续地蓄积。
再者,长期不吃早餐就展开一天的工作,空着肚子的身体为了取得动力,就动用甲状线、副甲状腺、脑下垂体等腺体,去燃烧组织,除了造成腺体亢进外,更会使体质变酸,长期容易罹患慢性病。至于目前的症状也不妙,整天哈欠连连,而且血液循环不良,容易出现黑眼圈。
由 于人体各项生理活动要靠多种酵素的作用,才能维持功能正常,而酵素的活动与体内酸碱度息息相关,因此酸碱值的平衡,主要是为了提供酵素作用的良好环境。所 谓酸碱值通常以PH值代表,大于7是碱性,小于7是酸性,而人体正常的PH值是7.4,略偏碱性,无论过低或过高,都会造成生理失调。
经常不吃早餐的人也会有胃、肠方面的障碍。
早餐的英文是breakfast,本来就是「解除一夜禁食」的意思,晚餐以后不进食,如果隔天直到中午才进食,胃长期处于空荡荡的状态,容易造成胃炎、胃溃疡。
排便也会异常。晨起进食时,身体通常会产生「胃结肠反射」的作用;当大脑将胃结肠反射的作用传到排泄系统后,大肠便开始反应,将先前留在大肠内的废弃物排出体外。如果经常不吃早餐,胃结肠反射的动作会逐渐减弱,最后引起便秘,长期可能导致更严重的病变。
至于,该如何正确的吃早餐呢?
不管是西式的三明治、面包,或是中式的馒头、稀饭,早餐的内容包罗万象,你所需要的不是一份份制式的早餐食谱,而是掌握一些基本的原则,就可以知道如何正确地吃早餐了。
首 先你必须知道,每天我们应该吃进多少和那些食物才是最健康的。参考美国大力倡导的「金字塔型膳食组合」(Food Pyramid),一个正常的成年人,一天大概需要吃三到六碗的五谷根茎类、三碟蔬菜、两个水果、四份的蛋豆鱼肉、一到两杯的奶类和二、三匙的油脂(见 图),提供人体所需的糖类、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和水。
一般而言,早餐、午餐、晚餐的比例大约是30%、40%、30%,早餐的内容同样应该有五谷根茎类,主要提供糖类;蛋豆鱼肉、奶类提供蛋白质;蔬菜、水果提供维生素;还有就是一杯水。
晨起先喝水,一则补充睡眠中自然出汗所减少的水份;并且有利内脏苏醒。空腹喝下去的水,马上被小肠吸收,五分钟就能进入血液,让血液流通更顺畅。也有助于通便。
米饭、面包或面条等淀粉类的碳水化合物,很多人不敢吃,以为会导致肥胖。以早餐而言,但事实上造成肥胖的是添加物,例如西点面包中的奶酥、红豆,涂在土司面包上的果酱、奶油,而不是面包本身。
而淀粉类的碳水化合物中的糖类,可以提供大脑能量,做好每一件事,包括思考、记忆、解决问题,以及调节身体的松弛。
同样是淀粉类的碳水化合物,糙米饭、全麦面包不但营养完整,而且纤维的含量较高,除了有助于排便,也容易产生饱实感,对体重控制有帮助。
奶 类、蛋豆鱼肉类是蛋白质主要的来源,而蛋白质则是启动大脑的另一个关键。台大医院营养组长郑金宝指出,因为蛋白质中有两种胺基酸,一种是「酪胺酸」,大脑 以此来合成神经的传递物﹣﹣正肾上腺素和多巴胺,这两种贺尔蒙都负责思考敏捷、长期记忆,以及察觉外界异常状况的重要物质。另一种是「色胺酸」,是大脑合 成血清张力素的原料,负责缩短激动的时间,产生饱实感,并诱发睡意。
麻省理工学院营养研究员茱蒂丝.沃特曼博士建议,当你想以「酪胺酸」来提升心智时,应该先吃蛋白质丰富的食物,例如奶类、蛋豆鱼肉类,再吃碳水化合物。不过要小心,蛋白质不宜摄取太多,以免增加肝脏、肾脏负担,或是胆固醇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