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东方传统表演艺术传至西方观众的世界从来就不是简单的事。而想要东方艺术家敞开心胸,把文化传统传型成「创新」表演也并非容易的事。只有在西雅图,我们才能看到费雪尔表演团(Fisher Ensemble)与日本能剧大师武田宗典所擦出的精彩花火。而将在九月于ACT剧院演出的盖瑞特.费雪尔(Garrett Fisher)新歌剧「杜若」(Kakitsubata)即是「东西合璧」的新实验。「能」,意指「能力」、「天赋」,为一种从13世纪就开始风行的日本传统戏剧。与西方对演出者概念的理解不同的是,能剧表演者仅是用他们外观以及动作来暗示剧情,而非「演」出来。
将东方传统表演艺术传至西方观众的世界从来就不是简单的事。而想要东方艺术家敞开心胸,把文化传统传型成「创新」表演也并非容易的事。只有在西雅图,我们才能看到费雪尔表演团(Fisher Ensemble)与日本能剧大师武田宗典所擦出的精彩花火。而将在九月于ACT剧院演出的盖瑞特.费雪尔(Garrett Fisher)新歌剧「杜若」(Kakitsubata)即是「东西合璧」的新实验。
「能」,意指「能力」、「天赋」,为一种从13世纪就开始风行的日本传统戏剧。与西方对演出者概念的理解不同的是,能剧表演者仅是用他们外观以及动作来暗示剧情,而非「演」出来。武田说:「这就好像一出梦。」
费雪尔表演团于1994年时由作曲家盖瑞特.费雪尔创办,他致力于结合多元文化的影响,以创作独特的音乐剧院。武田宗典是日本知名的能剧大师之一,他的家族即是古老的能剧世家,可溯源自西元1300年。这场合作演出即是「日本艺术连结实验室」(Japanese Art Connections Lab)于两者之中穿针引线而成。
武田从孩童时期就开始接受能剧训练,而如今已成为日本最受欢迎的年轻能剧表演者。他非常热切的想与全世界分享能剧的美与诗意,亦对于能剧的「当代改编」是采开放的态度。例如:费雪尔将两出不相关的能剧──「巴」(Tomoe)、与「杜若」相结合,并运用了不同文化背景的乐器,包含印度风琴、锣、六弦原声贝斯、以及原声吉他。
武田在ACT剧院连续两场的预演上表示:「这对于我自身进步而言是非常好的机会,也是发掘新能剧契机。」他也承认这样子的形式是不能被日本所接受,因为日本比起美国,更看重传统文化;而美国则是鼓励创新与转型。
「你如何从传统的艺术形式中,创造出一些新的元素?艺术已死。」而激发盖瑞特.费雪尔创作出「杜若」的原因是源自于一项跳脱常规的点子。他了解着重戏剧效果的美国歌剧与含蓄的日本表演艺术间根本上的差异。
在面谈中他表示:「我想要观众能立即的沉浸在音效里,因为这将激起一个看似平静,但实质上却很有力道的深沉情绪。这也是他如何将能剧元素融合在其戏剧里──一种『平静水面上起了涟漪』的概念。」
在这场预演中,武田也示范了一些与他优雅却带劲力的动作一致的想法。其演出的重点与强度,在没有任何多余的阐述下,令现场的观众如痴如醉,创造出一种如仪式般的微妙氛围。
武田说:「站姿或是没有任何动作是能剧里最重要的桥段。」
武田在费雪尔的「杜若」一剧里所演出的角色还是一个秘密。在这场能剧连续两场的预演上,观众亲眼见识了传统能剧「巴」与「杜若」的节录演出。许多人都很好奇这出「东西合璧」的表演将会是怎样。而巧合的是,这种神秘感与对整个过程的惊喜正是传统能剧的元素之一。
费雪尔与武田两位都相信能剧间都有共通主题。当费雪尔提出结合「杜若」与「巴」时,武田便欣然同意,他觉得这是将能剧带给西方观众一个相当不错的方式。虽然这些观众可能不能了解日文台词,但是他们可以透过歌调融入角色中的情绪。在「巴」剧中,女武士「巴」(Jordan McCellean饰)因为无法为其主公「木曾」(Kiso,Matt Richardson饰)而死而抑郁寡欢。而费雪尔也创当造了一个角色叫「鸢尾花」(Iris,José Luis Muñoz饰)的扮演丘比特,这是「木曾」在独自的旅行中遇到的人物,也因而了解他对「巴」的爱。
在这场预演中,我们了解了「杜若」的主题。由九位能剧大师、道具、与戏服所撑起的剧中,观众将能期待一场空前绝后,受能剧启发的歌剧表演。而最令人感到好奇的是武田会在剧中饰演什么样的角色,以及他将如何在纯美国剧团中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究竟当东方与西方结合时,会擦出怎样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