炖锅料理是欧洲人的家常菜,在大而深的铸铁或陶瓷锅内加入大块肉类、蔬菜和豆子慢火细煨,咕嘟咕嘟的声响,伴随浓郁的香气,是一种温暖而幸福的慢食体验。传递美味的锅子和食具容器,正确选择使用,将更增饮食乐趣。研究发现,锅具使用不当,会有重金属残留,造成脑细胞和肝肾损伤;塑胶制品则会释放致癌物质如戴奥辛等,对健康危害甚钜。如何避免把毒物吞下肚?只要正确使用并选择有品牌、有信誉的大厂食具产品,便可减少毒物残留风险。所有新锅具在使用前可先用水煮滚一遍,让其中的杂质可以释出,使用时会更安全。
炖锅料理是欧洲人的家常菜,在大而深的铸铁或陶瓷锅内加入大块肉类、蔬菜和豆子慢火细煨,咕嘟咕嘟的声响,伴随浓郁的香气,是一种温暖而幸福的慢食体验。
传递美味的锅子和食具容器,正确选择使用,将更增饮食乐趣。
研究发现,锅具使用不当,会有重金属残留,造成脑细胞和肝肾损伤;塑胶制品则会释放致癌物质如戴奥辛等,对健康危害甚钜。
如何避免把毒物吞下肚?只要正确使用并选择有品牌、有信誉的大厂食具产品,便可减少毒物残留风险。
所有新锅具在使用前可先用水煮滚一遍,让其中的杂质可以释出,使用时会更安全。
外带环保餐具 不锈钢最好
此外,有不少环保餐具为讲求轻便易携带,多为树脂材质,但碰到热汤热面时就会释放有毒物质,因此建议选用不锈钢餐具较安全。
至于近年恶名昭彰的塑胶制品,如PVC燃烧后会产生戴奥辛和有机氯,污染空气影响人类健康,全世界都已开始宣导少用塑胶制品。
美国《预防》杂志建议,PS和PVC容易释放化学毒物。最好以陶瓷或玻璃储存放置食物最安全。
或者,你也可以选择较安全的塑胶种类。
至于奶瓶最常用的材质PC,加热后会释放有毒双酚A(影响孩童脑部发育和神经功能),但专家认为不必过度忧虑,正确使用就可避免危险。即使水温在100℃以上所释出的双酚A含量,也远低于欧盟安全标准。
PC奶瓶不可放微波炉和洗碗机,且要避免高温、油类食品和磨损。
PC奶瓶消毒过后以冷水冲洗、或是用50℃的温水冲泡奶粉,且定期淘汰更换,通常可以减少双酚A的释出机会。
此外,不少人在蒸煮汤品食物时,会用保鲜膜来避免水份流失,但要特别注意加热时保鲜膜不要完全密封,应留下1/3空隙或在保鲜膜上打洞,让水蒸气可以跑出来。
且保鲜膜要距离食物2公分以上,以免保鲜膜因加热紧缩贴在食物上,造成软化剂等化学毒物附着在食物上造成污染。
隐藏危机的保丽龙
要特别注意的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俗称保丽龙,不能高温加热或冲热汤(90℃以上),会产生有毒的苯乙烯单体,但许多泡面碗、咖啡热饮外带杯杯盖或微波食品便当盒上盖,均为保丽龙。
微波食品或便当时,一定要打开上盖和包膜;热饮装六分满,避免盖子直接接触到饮料食物;泡面时另外用瓷碗盛装冲泡,这些都是比较安全的使用方法。
安全食具容器如何选?
以食具材质而言,不锈钢和纯铁锅是最安全的选择,其他如铝、陶瓷、玻璃和铁氟龙等,则要正确选用。
不锈钢是所有锅具食器中最安全的材质,但缺点是价格高、导热慢,耗费瓦斯多。且目前多为混杂其他金属制成的合金不锈钢,选择时要确定接触食物端应该是不锈钢材质。
铁纯铁锅最好,并可增加食物中的铁含量,但要选择有品牌的铁锅,以免杂其他不明金属,反而造成重金属残留危险。
铝现今多为铝锰混合材质,只要不用来烹煮番茄酱等酸性食物,都算安全。
陶瓷无论锅具或餐具、汤匙,接触食物面最好是素色。因为图案含釉或铅成分,加热燃烧或舀热汤便会释放出有毒物质。
玻璃应选择标示耐热、不含铅和重金属的材质。
不沾锅和电锅内锅大火空锅干烧,被怀疑可能会释放有毒物质,使用时要特别小心,最好「先放食物再开火」,冷温冷油或是炖煮较没问题。
美耐皿树脂餐具多为有卡通图样、摔不破的孩童餐具。研究发现美耐皿在高温95℃30分钟后会释放有毒物质三聚氰胺。
比较安全的使用法是不要微波加热、也不要装正滚烫的汤水,等凉一点再放进去。
接触食物面不要有花样和图案,涂料遇热会释放铅等有毒物质,影响孩童神经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