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约瑟芬为了讨好拿破仑,每天都在身上及房间里遍洒麝香,浓烈程度使打扫卧房的女佣经常被薰到昏倒。当拿破仑移情别恋爱上奥地利公主后,约瑟芬改在皇宫四处洒满檀香做为报复,因为那正是拿破仑最讨厌的味道。也许每个人欣赏的香味不同,但唯一相同的是一闻到臭味,就下意识皱起眉头捏住鼻子迅速走开。
据说约瑟芬为了讨好拿破仑,每天都在身上及房间里遍洒麝香,浓烈程度使打扫卧房的女佣经常被薰到昏倒。当拿破仑移情别恋爱上奥地利公主后,约瑟芬改在皇宫四处洒满檀香做为报复,因为那正是拿破仑最讨厌的味道。
也许每个人欣赏的香味不同,但唯一相同的是一闻到臭味,就下意识皱起眉头捏住鼻子迅速走开。
因此无论是身上或是所处的环境里,人们总希望保持令人愉快的气味,这是香水工业兴盛几千年历久不衰的利基点,我们称用在身上的为香水(perfume),用在空间上的则叫做芳香剂(environmental fragrance)。
芳香剂在现代人日常生活中无所不在:长途客运巴士、计程车、百货公司洗手间、家中浴室、衣柜鞋柜里都可以看到。不管是液状、固体或是喷雾型,造型精巧可爱的芳香剂不但取悦人们的嗅觉,还兼顾视觉效果,但研究却发现密闭空间中使用芳香剂可能有害健康。
元凶是有机溶剂
芳香剂既非饮料,也不与皮肤接触,如何伤身呢?芳香剂主要成分包括香料和有机溶剂,主角香料分为天然萃取、半合成和化学合成三种,有机溶剂则扮演帮助香料挥发到空气中不可或缺的配角。
市面上的芳香剂种类繁多,有的会特别标榜「不含甲醇」,由此可知甲醇是涉嫌重大的危险分子。若饮用高浓度的甲醇,临床上会出现抑制中枢神经、严重的代谢性酸中毒、视神经变化的急性症状,有失明甚至死亡的危险。其他加在芳香剂中的有机溶剂,还包括使运动和感觉神经受损的「烷」(例如己烷hexane)、使肝肾脏中毒的「氯」(例如四氯化碳CCL4),和可能导致白血病的「苯」(例如二甲苯xylene、甲苯toluene、对氯二苯),甚至还有甲醇(formaldehyde)、丙酮(acetone)等可怕的毒物。
这些有毒的有机溶剂在密闭空间内会转为挥发性有机化学物质(VOC’s),轻则使人头痛、流泪、容易疲惫,重则可能会造成大脑中枢神经麻痺、手脚萎缩麻痺无力、肝肾脏功能异常、心肌敏感、心律不整等问题。
芳香剂内含有机溶剂并不是不对,因为将香味挥发到空气中是芳香剂的主要目的,但绝不能使用已经过严格毒物学测验,证实会毒害人体的有机溶剂,否则就应该订出安全标准,告诉民众多少剂量之内是被允许的。由于甲醇便宜、挥发性高,容易被不肖厂商拿来取代乙醇,却完全将消费者的健康置之度外。
一份英国爱丁堡布理斯托大学的研究报告更指出,如果孕妇经常处于去味用品或芳香用品的环境中,这些孕妇所产下的婴儿发生腹泻的比率会比一般婴儿高。孕妇应该要特别小心不要接触有毒的有机溶剂。
至于主角香料或香精,许多人坚信天然的最好,只要是天然萃取物就百分百放心,这个论点却让专家相当质疑,因为即使是最昂贵的天然萃取物,都是由多种成分组成的混合物,若没有经过严格的检验分析,不能草率告诉民众「天然=安全」。
目前芳香剂种类约数十种,价格落差大,但消费者也无从把便宜货跟劣质品画上等号,原因是大部份芳香剂都存在着标示不清的问题。
遮蔽原理骗过鼻子
有些芳香剂主要功能是去除厕所臭味,但其实许多人对厕所芳香剂的味道相当感冒,尤其是公共厕所超浓的「香味」经常逼人不得不憋气解决,简直比不用还糟。
嗅觉研究指出,淡淡的芳香剂对于只有一点点气味的厕所比较管用,但即使不用芳香剂的话,最终味道也会散去。
芳香剂原理其实是利用一种更强烈的气味去干扰原有气味,产生遮蔽效应。若香味和臭味的混合比例不当,反而会愈来愈臭。
以室内空气污染研究的工程角度来看,终究觉得改善环境中持续的臭味、随时保持通风,才是最基本原则。
工作场所或公共场合有芳香剂的话,应经常打开窗户,让新鲜空气进来,尽量降低可能危险。
天然芳香剂DIY
材料1:天然果香
收集橘子、柳丁、葡萄柚、柠檬或柚子等果皮,果皮内层有白色一丝丝的香味分泌腺,搓揉果皮内层使香气散出。
材料2:天然散香植物或花瓣
从香蜂草、迷迭香或马鞭草等散香植物盆栽上摘取新鲜叶片,或玫瑰花、百合花的花瓣,用手搓揉使香气散出。
在青草店或是超市购买鼠尾草、天竹葵、迷迭香等干燥香料,搓揉使香气散出。
作法:将果皮、叶片或花瓣搓揉后放在盘子上,或包裹在薄薄的有色花布里面挂著,或用热水冲泡,置于发热的灯光下,可维持2∼3小时的香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