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孔夫子言,「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西方将这句话中的「困而学之」翻译为「Learn by experience」。尽管有文化上的误差,美国人却意外地从这句话中读到了终身学习的重要性:生而为人,要去学习。今次,就让我们来看看美国知名生活智慧博客法姆街(Farnam street)是如何通过《感官的石子》这本书来介绍「终生学习」这个概念的。
劳伦斯·安德森写过一本书叫作《感官的石子:小选择造就大不同》(Pebbles of Perception:How a Few Good choices Make All The Difference)。我是这本书的忠实书迷。我认为,世界上每一个追求知识的人都应该看看这本书。在这本书中,有一个章节是关于终身学习的。安德森这样说:
「如果将我们自己看作生命之船的船长,人生就是一场精彩绝伦的冒险航行,但可惜的是,我们经常将自己的学习和发现束之高阁。每个人的童年都充满了探索和发现,那时我们用感官认知周遭的一切。上小学后,我们学会了阅读和书写。上了中学,我们开始接触核心学科。一些人以大学作为自己正式教育的终点」。
大学毕业后,我们用一些工作经验和竞争能力充实自己的知识结构。在这个阶段,我们似乎找到了一块栖息之地,不费力地靠惯性滑行。这就像开车一样。尽管我们每天都开车,有几个人真的越开越好?因为我们驾驶时,并不是在「刻意练习」。如果你把每个「决定」看作现代知识生产者的产出,你就应该担心自己所处的这种「惯性滑行」状态。
另一方面,终生学习的带来的成果或许不那么显著:
「当我们学习一项特定技能时,一般要经历这样的过程:走出无知、习得口头能力、习得操作能力、达到熟练、最终成为大师。对大多数人来说,能够习得操作能力就已经欢天喜地了。因为这样,我们就可以凭借这项技能混日子,也不必花费太多精力继续学习。我们成为了所谓的「平底线」(flat-line)学习者。对「平底线」学习者来说,学习曲线是这样的:
安德森又说,如果我们开始终身学习,我们的学习曲线就会是这样的:
你甚至可以说终身学习提供了一条非线性学习路径,这点我不过多赘述,你可以自己想想。
然而,为什么不是所有人都希望成为一个终身学习者呢?这是个仍待商榷的问题:
「归根结底,这还是选择和优先度的问题。消极娱乐很容易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因为它需要我们做的很少,而学习需要我们更多的精力和积极的理解。很多人以不方便为借口,『我的生活这么忙,没时间一个劲儿地学习』。但这个理由并不值得推敲,生活经验加上一点点的反思,就是最好的研究与发现的资源。
为什么不有意识地每天学一点新东西呢?不管一天能学到的东西多么少,一生积累下来就会是一笔惊人的财富。在人生的早期下定终生学习的决心,不仅可以让你的生活比那些每天被动选择的人相比更有趣,还会让你更加强大。选择终身学习是极少数几个能够改变人一生的决定之一。在长时间从事终生学习后,我们将会在社会上占据明显优势」。
安德森还提供了几种终身学习的基本方法:
【反思】
无知的人无法从自己的错误中学到经验,而傻子无法从他人的错误中学到经验。这些就是我们学习的基本方式:自己和他人的经验,就是最好的学习教材。
「这两条路径有不同的功能,然而从经验中直接学习是无法替代的。通过反思,我们可以加强这种学习。缜密的反思使我们的经验更具体,也能帮助我们回忆和理解这段经历。反思我们学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做了些什么,对什么感兴趣,使我们的大脑拥有了一套学习模式,并为我们提供了更多的背景知识和参考」。
然而,即使我们希望通过直接经验习得自己所需的一切知识,这也并不可能。我们需要通过其他方式加强学习,比如——
【阅读】
安德森说,「阅读是间接学习的基石」。学习如何阅读、如何找出时间阅读是我们最先需要做的事情。这会使你的终生学习之路事半功倍。
「我们的大部分阅读是为了娱乐,一部分是为了获取信息,只有极少一部分是为了理解。阿德勒的作品《怎样读一本书》(How to Read A Book)提出了阅读和理解的问题。读得多和读得好并不是一回事。你付出更多的努力和技巧在读书上,你的理解就越充分」。
【费曼学习法】(The Feynman Technique)
为了测试我们是否真正理解了我们读过的内容,我们可以使用这种强大且优雅的方法:费曼学习法。
「第一步:选择你试图理解的话题或概念。取一张白纸,将它的名字写在最上面。
第二步:假设你在将这个话题教给另一个人。写出对这个话题的清楚解释,就像你在讲解它一样。教导是最好的学习方法。在向他人用简单的术语解释一件事时,你可以最快发现自己在知识理解上的鸿沟。
第三步:如果你被困住了,回头翻翻你的源材料。反复复习,直到你能用最简单的方式解释这个概念为止。
第四步:重新读一遍你写的这张纸,简化你的语言,目标是完全使用你自己的语言,脱离源材料的影子。使用过多阐述性的语言通常说明你没有真正理解这个概念。你应该使用的是简单的语言、恰当且清楚的类比。举个例子,瓦伦·巴菲特在解释复利息时用了滚雪球的类比」。
总而言之,终身学习比平底线学习要好得多。完成以下这些事项,你就也可以成为一个「厚积薄发」的终身学习者。
「细细体会你的每一次经验,因为他们都是学习的机会。反思你的经验。经常阅读。学会如何为了理解而阅读。懂得运用简单的语言和准确的类比解释一件事,以此来测试自己是否真正理解了你学到的东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