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销策略就是让消费者买不需要的东西,促销就是让消费者超量购买。再精明的消费者,也难免会中招,买一大堆不管用的东西。识破商家的促销密码,做一个聪明的消费者,是现代人必备的生存技能。
行销策略就是让消费者买不需要的东西,促销就是让消费者超量购买。再精明的消费者,也难免会中招,买一大堆不管用的东西。识破商家的促销密码,做一个聪明的消费者,是现代人必备的生存技能。
赠品、打折是超市常见的促销策略之一,超市希望通过薄利多销来吸引消费者,而顾客也热衷以这种量价的购买方式。然而很多超市是利用「冷热搭配」的方式,把销量好与销量差、无人问津的产品组合搭配,消费者看似得了好处,却买了根本不需要的东西。比如某超市就把巧克力、红酒和避孕套打包促销!
还有很多是快过期的产品进行促销,甚至有些超市在促销前先换了包装,更改保质期,消费者根本辨认不出来!遇到维权意识薄弱的消费者,只会把产品扔掉!很多超市在促销前都会先提高价格,然后再行打折促销,消费者乍看之下价格降低了,但实质上价格仍可能不降反升!
有些促销有价无市,曾有一间超市打出广告,促销数码相机19元,很多消费者大清早就到门口排队,结果刚到柜台,超市却说卖完了!
曾有一间连锁超市为了促销宣传,提供一辆巨大的购物巴士接送顾客。这款车使用了越野车底盘,并且装配了大马力发动机。客人可以坐在这个巨大的篮子中,就像城市巡游一样前往超市购物。既能受到路人的关注,起到宣传作用,又能接送客人,可谓一举多得。
进入超市,大多数消费者都会推一个购物车,细心的消费者不难发现,购物车变的越来越大,这是因为超市面积变大了,这也是因为人们的购物习惯正在改变,但更重要的是为了促销,超市希望消费者能买走更多的东西。
因为他们看准了顾客的购物资讯,很多人喜欢把购物车堆得满满的,甚至觉得推那么大的购物车,就拿一包纸巾,面子上过不去。正是抓住了消费者的这种心理,购物车变得越来越大,消费者的单次购买量也就越来越多。
为了提供更有效的促销,购物车也做到了「从娃娃抓起」。购物车中都有儿童座,孩子坐在购物车上,大人可以放心购物、可以长时间购物,孩子也不会把货架的产品弄得乱七八糟。
但要有效促销,这些还远远不够,促销资讯如何让消费者知道?如何时刻提醒消费者?商家又在购物车上做起了功夫,在购物车扶手的显示幕上播放广告,滚动播放超市的促销资讯,还能通过「搜索商品」、「会员惊爆」、「特惠活动」、「新品上市」、「有奖问卷」等查看促销资讯,也可通过「有奖问卷」向供货商回馈资讯。
现在的购物车甚至可以语音播报促销资讯!购物车上的探测仪可以自动检测到消费者所在的位置,并且提示附近有哪些商品或者促销商品。比如当消费者推著购物车来到乳酪区时,购物车会高声报出新的乳酪的价格、在卫生纸货架前,购物车会就会提示最新的促销资讯。
仿佛从进入超市开始,就有一个促销员时时刻刻跟在消费者身边。未来的购物车还会有更多功能,比如可以通过会员卡在购物车上登录。在这种情形下,顾客的特征会被建立,通过三至四次购物以后,我们就可以从购物车的显示幕上获得购物的小建议,之后还可能直接发送电子邮件到顾客家里,提示应该多久就要该去购买新的洗涤剂了。
超市的促销绝不会因为我们购物完毕而结束,很多商家开始在购物收据上做起了文章,比如在收据背部附上一张现金劵,促销效果就非常明显。
据《纽约时报》报导,美国人的购物方式也正在逐步改变,比起商场,更多的人宁愿选择街头小店、特色餐馆、个性娱乐场所以及其他沿街店铺。所以,美国已经有很多的大型商超纷纷停业改造,有些改造成为菜园模样,在废弃的购物篮里种上香草,并种植莴笋、草莓等蔬果,以此重新拉回消费者。
管道促销学问很多,让促销无迹可寻,甚至能做到不做促销,仍胜于当面硬促销。